[實用新型]一種水庫涵管檢測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15977.1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927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孫新城;夏旭東;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L55/32 | 分類號: | F16L55/32;F16L10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066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庫 涵管 檢測 機器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涵管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庫涵管檢測機器人。
背景技術
涵管指一種埋設于地表以下的管道,用鋼筋混凝土澆鑄而成,俗稱水泥管。小型涵管也有用金屬材料制作的。在全段圍堰堤壩下作引水管道,在一般情況下作輸水管道。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管道,多用水泥管作涵管。涵管在國外的公路、鐵路和房建工程中早已被廣泛采用,一些發達國家不僅設有制造波紋管節的工廠,而且有些國家還發布了涵管的設計與施工規范或規程。我國解放前公路、鐵路部門也曾使用過從國外進口的波紋管管節。
然而現有的涵管大多得工作人員進入涵管中人工檢測,這種檢測方式不僅工作效率低,同時由于人工檢測的隨意性,往往會因疏忽而導致一些故障點檢查不到,從而存在安全隱患。目前推出了一種檢測機器人,由于水庫涵管中難免存在一些污泥等雜物,從而對機器人的移動造成很大的困難,現有的涵管檢測機器人并沒有很好地處理這一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水庫涵管檢測機器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庫涵管檢測機器人,包括機器人本體和檢測頭,所述機器人本體的內部焊接有擋板,且擋板的上表面安裝有干燥層,所述擋板的下方兩側均焊接有第一中心軸,所述第一中心軸上安裝有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且第一軸承位于第二軸承的后側,所述機器人本體的下方兩側均通過第二中心軸固定安裝有輪子,所述擋板的上方中間位置處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一側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機器人本體的頂部固定安裝有轉盤,所述檢測頭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轉盤的上方,且檢測頭的內部通過鉸鏈安裝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攝像頭和補光燈,且攝像頭位于補光燈的下方。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軸承通過第三傳動帶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軸承通過第二傳動帶與輪子傳動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軸承共安裝有兩個,且兩個第一軸承通過第一傳動帶傳動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攝像頭和補光燈均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輪子側截面為H形狀結構。
本實用新型中,首先,在原有的基礎上,該水管涵管檢測機器人的行走輪問可隨意旋轉式,在使用時可通過將輪子旋轉一定角度,從而保證機器人檢測時可行走在涵管內壁兩側,避免直接行走在涵管內部底側的污泥上,從而解決了底側污泥對檢測工作造成的困難;其次,該機器人電器元件的工作環境倉內安裝有一干燥層,通過干燥層的干燥作用,可以很好地保證電器元件工作環境的干燥,防止因涵管內水分過大而對電器元件造成腐蝕和損壞,從而保證了裝置的使用壽命;最后,該檢測頭上的攝像頭為角度可調式,同時在攝像頭的上方安裝有一補光燈,通過補光燈的補光作用,可以防止因涵管內光線過暗而影響攝像頭的正常檢測工作,使用方便且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水庫涵管檢測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接軸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輪子的側視圖。
圖例說明:
1-攝像頭、2-控制器、3-干燥層、4-機器人本體、5-第一中心軸、6-第一傳動帶、7-輪子、8-第二中心軸、9-第二傳動帶、10-第一軸承、11-第二軸承、12-擋板、13-第三傳動帶、14-驅動電機、15-轉盤、16-檢測頭、17-連接塊、18-補光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159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