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工字型漏斗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10998.4 | 申請日: | 2017-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350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苗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苗建軍 |
| 主分類號: | B67C11/02 | 分類號: | B67C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字型 漏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漏斗,具體涉及一種工字型漏斗。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們環保、節約意識的提高,各行業對環保的力度也逐漸加大。生活中,浪費現象依然嚴重,據調查,理發店所用的洗發水、日常炒菜用的食用油等在用到只剩最后一點的時候,絕大部分都是不要的,連同瓶子一起扔掉,這樣不僅造成了浪費,而且還對后期回收瓶子造成不便及污染。家用生活中類似這種的還有很多。為避免浪費而想用普通漏斗將殘留的洗發水、食用油等轉移到新瓶子里時,若液體傾倒過快則會使瓶體內氣體無法溢出,從而導致漏斗中液體無法順暢的導入新瓶中,影響工作效率。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開號CN202080874U公開了一種漏斗,其包括漏斗,其中漏斗的內腔壁上縱向加工有一氣管。上述漏斗不會出現液體傾倒過快而使瓶體內氣體無法溢出的現象,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由于洗發水、食用油等比較粘稠,用此漏斗轉移液體時,還需人工一直手拿容器作用于漏斗上方直到容器內液體轉移完畢,如此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升液體從一個瓶子轉移到另一個瓶子的效率并且節省人工,而提供一種工字型漏斗。
一種工字型漏斗,其結構特點是包括上組件和下組件;所述上組件包括進液口和內銜口,所述進液口內壁上設有內螺紋,內螺紋的存在可使進液口與有殘留液體的容器更好的連接在一起,所述內銜口為內部中空的圓柱體,所述進液口的一端和所述內銜口一端相互固定連接,形成一個整體;所述下組件包括外銜口、漏氣孔、弧度緣、出液口和導流沿,所述外銜口為內部中空的圓柱體,所述漏氣孔有多個,所述漏氣孔環形等間距設在所述外銜口壁面上,所述弧度緣的一端與所述外銜口的內壁相連,所述出液口與所述外銜口的一端相連。
優選地,所述內銜口外徑稍小于所述外銜口內口徑,內銜口與外銜口之間采用過盈連接,使得內銜口可嵌于外銜口中且內銜口外壁緊貼外銜口內壁,過盈連接可使上組件和下組件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在工字型漏斗使用過程中,上組件不易晃動,液體傾倒過程中不會灑出。
優選地,所述弧度緣為內部中空前后通透的殼體,弧度緣的兩端開口大小不同,弧度緣與外銜口連接的一端口徑大于弧度緣的另一端口徑,且弧度緣壁面為有弧度的曲面,弧度緣與外銜口平滑連接,可使工字型漏斗在使用過程中,液體能很順滑的從外銜口流到弧度緣而不受阻礙。
優選地,所述弧度緣口徑小的一端帶有豎直向下的導流沿,導流沿壁面很薄,在漏斗使用過程中,液體很容易漬開使其不易殘留在導流沿下端的壁面上,液體會經導流沿直接流入出液口所連接的瓶子。
優選地,所述弧度緣位于外銜口與出液口連接處靠近外銜口的一端。在工字型漏斗使用過程中,弧度緣可有效阻止內銜口過多的插入外銜口,從而避免了外銜口上的漏氣孔被內銜口堵住的現象。
優選地,所述漏氣孔位于弧度緣與外銜口連接處靠近出液口的一側,所述漏氣孔位于外銜口與出液口連接處靠近弧度緣的一側,漏氣孔設有多個,可更高效率的使氣體從外銜口的內側經漏氣孔流出。
優選地,所述漏氣孔與所述弧度緣之間設有間隙,漏氣孔與弧度緣之間間隙的存在,可使漏斗在使用過程中瓶內氣體不受阻礙的經漏氣孔而放出瓶外,從而起到平衡瓶內外氣壓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優點是:本實用新型分為兩部分,可適用于更多的容器,在使用過程中,漏氣孔和弧度緣的存在,可使液體不會因氣壓問題而導致無法順暢地從一個瓶子導入另一個瓶子,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上組件和下組件以過盈連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可使上組件和下組件更好的契合在一起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而進液口和出液口內壁上內螺紋的存在,可使它們更緊密且牢固地與瓶子連接在一起。如此,用此工字型漏斗轉移液體尤其是較粘稠的液體時,兩瓶子之間以此漏斗連接,然后豎直放置在平地上即可,避免了還需人工一直手拿瓶子作用于漏斗上方直到瓶內液體轉移完畢的困境。省時省力,一舉兩得,非常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上組件與下組件結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上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下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上組件與下組件結合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下組件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弧度緣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組件;2-下組件;3-進液口;4-內銜口;5-外銜口;6-漏氣孔;7-弧度緣;8-出液口;9-導流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苗建軍,未經苗建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1099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