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血漿置換采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10011.9 | 申請日: | 2017-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712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孫亮;李莉;周樂紅;柏勇;楊新;廖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十堰市人民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14 | 分類號: | A61M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許志勇 |
| 地址: | 442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通接頭 置換液 二級三通接頭 輸液管 血漿袋 連通 采集裝置 血漿置換 連接頭 血漿分離器 并聯 凝血 申請 血漿 抽取 報警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血漿置換采集裝置,包括:置換液連接頭、一級三通接頭、二級三通接頭、三級三通接頭、血漿袋接頭;所述置換液連接頭與一級三通接頭的一端通過輸液管連通,一級三通接頭另外兩端分別通過輸液管與二級三通接頭的一端分別連通,二級三通接頭的另外兩端分別與三級三通接頭的一端連通,三級三通接頭的另外兩端分別通過輸液管連接血漿袋接頭;本申請采用并聯抽取血漿方式,提高了每小時置換液的容量,避免頻繁更換血漿袋的次數,減少了因置換液用完導致的報警,同時降低了血漿分離器凝血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醫療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血漿置換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PE血漿置換術是指將患者的血液引出體外,經過膜式血漿分離方法將患者的血漿從全血中分離出來棄去,然后補充等量的新鮮冷凍血漿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換液,這樣便可以清除患者體內的各種代謝毒素和致病因子,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目前血漿置換中常見置換液用完報警,由于血漿置換液為新鮮冷凍血漿,置換量為3-5L,常規血漿流量為20-30ml/min,而血漿規格100-150ml/袋,一般4-10min就要更換一次血漿袋。若此時護士在忽視了血漿流量,均可造成置換液用完造成報警,導致置換液泵停轉。同時導致置換液抽空靜脈壺頁面降低或進入空氣,而致血泵停轉,增加了血漿分離器凝血的風險。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避免頻繁更換血漿袋的次數的血漿置換采集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開了一種血漿置換采集裝置,包括:置換液連接頭、一級三通接頭、二級三通接頭、三級三通接頭、血漿袋接頭;所述置換液連接頭與一級三通接頭的一端通過輸液管連通,一級三通接頭另外兩端分別通過輸液管與二級三通接頭的一端分別連通,二級三通接頭的另外兩端分別與三級三通接頭的一端連通,三級三通接頭的另外兩端分別通過輸液管連接血漿袋接頭;
在血漿袋接頭與三級三通接頭之間設置有排氣閥。
進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血漿置換采集裝置,在排氣閥與三級三通接頭之間的連接管道上設置有單項控制夾。
進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血漿置換采集裝置,在單項控制夾與排氣閥之間連接有抗凝劑管路。
進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血漿置換采集裝置,在單項控制夾與三級三通接頭之間設置有壓力檢測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本申請采用并聯抽取血漿方式,提高了每小時置換液的容量,避免頻繁更換血漿袋的次數,減少了因置換液用完導致的報警,同時降低了血漿分離器凝血的風險。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配合附圖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申請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十堰市人民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未經十堰市人民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1001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拔罐器
- 下一篇:一種血液透析用干粉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