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安全檢測的采礦用支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04795.4 | 申請日: | 2017-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682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郝秀生;王文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郝秀生 |
| 主分類號: | E21D15/02 | 分類號: | E21D15/02;E21D15/55;E21D17/01;G01B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標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 地址: | 045499 山西省晉中***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檢測 采礦 支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采礦安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帶安全檢測的采礦用支護裝置。
背景技術
在礦山作業過程中,為了工人的人身安全,必須在開掘的礦洞內不斷添加支護裝置,普通的支護裝置都是采用方形或者圓形的桿狀支桿或橫梁組合成支護結構,然而這種支護結構抗彎和抗扭力弱,當壓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出現扭斜、壓彎、變形等破壞現象,支護效果差,不能很好地維護礦洞巖體的穩定,同時礦洞內表面的形狀并不平整,而支護結構都是固定形狀,難以適應礦洞內壁的不規則形狀,安裝比較費力,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安全檢測的采礦用支護裝置,能夠提高支護強度,方便安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帶安全檢測的采礦用支護裝置,包括左支柱、右支柱、拱形梁、第一加固桿、第二加固桿、弧形底拱和安全標尺,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對稱設置,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的頂端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有凹槽,所述拱形梁的兩端插設在凹槽內,所述拱形梁由多個第一弧形型材和第二弧形型材交錯連接而成,所述第一弧形型材的沿長度方向設有工字形插接槽,所述第二弧形型材的橫截面呈工字形,所述第二弧形型材與工字形插接槽嵌套連接,所述第一加固桿和第二加固桿交叉設置,所述第一加固桿的兩端分別與左支柱的安裝板以及拱形梁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加固桿的兩端分別與右支柱的安裝板以及拱形梁固定連接,所述弧形底拱的兩端分別與左支柱和右支柱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安全標尺包括主尺以及副尺,所述副尺嵌套在主尺上并能夠相對主尺滑動,所述主尺與左支柱固定連接,所述副尺與右支柱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拱形梁采用多個第一弧形型材和第二弧形型材交錯相連構成,可以根據礦洞形狀進行拼接,并通過設置加固桿和弧形底拱增加支護強度,同時設置安全標尺可以隨時觀測左支柱和右支柱是否變形,從而實現安全檢測,通過上述方式,能夠提高支護強度,方便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帶安全檢測的采礦用支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拱形梁的第一弧形型材和第二弧形型材連接處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帶安全檢測的采礦用支護裝置包括左支柱1、右支柱2、拱形梁3、第一加固桿4、第二加固桿5、弧形底拱6和安全標尺7。
左支柱1和右支柱2對稱設置,左支柱1和右支柱2的頂端設有安裝板8,安裝板8上設有凹槽81,拱形梁3的兩端插設在凹槽81內,拱形梁3由多個第一弧形型材31和第二弧形型材32交錯連接而成,第一弧形型材31的沿長度方向設有工字形插接槽311,第二弧形型材32的橫截面呈工字形,第二弧形型材32與工字形插接槽311嵌套連接(如圖2所示),第一加固桿4和第二加固桿5交叉設置,第一加固桿4的兩端分別與左支柱1的安裝板8以及拱形梁3固定連接,第二加固桿5的兩端分別與右支柱2的安裝板8以及拱形梁3固定連接,弧形底拱6的兩端分別與左支柱1和右支柱2的底端固定連接,安全標尺7包括主尺71以及副尺72,副尺72嵌套在主尺71上并能夠相對主尺71滑動,主尺71與左支柱1固定連接,副尺72與右支柱2固定連接。
在使用時,根據礦洞的形狀確定第一弧形型材31和第二弧形型材32的數量,再將第一弧形型材31和第二弧形型材32依次連接構成拱形梁3,從而適應礦洞的不同形狀。將左支柱1和右支柱2固定好后,再安裝拱形梁3,然后安裝第一加固桿4、第二加固桿5以及弧形底拱6,通過第一加固桿4、第二加固桿5以及弧形底拱6可以增加支護強度。最后安裝安全標尺7,并記錄下安全標尺7的初始讀數,如果發現初始讀數變化,說明左支柱1和右支柱2的間距發生了變化,以此來判斷是否存在安全風險,從而實現安全檢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郝秀生,未經郝秀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047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