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和用于車輛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02313.1 | 申請日: | 2017-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239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0 |
| 發明(設計)人: | 姜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35/00 | 分類號: | B62D35/00;B62D2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82 | 代理人: | 宋寶庫,吳曉芬 |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用于 空氣動力學 管道 | ||
1.一種用于車輛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設置在所述車輛的前臉上,所述出口設置在所述車輛的前輪輪罩上,并且所述出口的外側邊與所述車輛的前翼子板外側面間隔開一定距離,使得來自所述出口的空氣以一定角度向所述前翼子板外側流動,從而抑制氣流在所述前翼子板側面的流動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從入口到出口截面積逐漸變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是獨立管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由兩個半管對合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沿豎直方向位于所述車輛的前臉的中間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在所述車輛的前大燈下方并且在所述車輛的前保險杠上方。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的外側邊與所述車輛的前翼子板的外側面間隔開的距離為3-40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的外側邊與所述車輛的前翼子板的外側面間隔開的距離為5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或40mm。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上側最高點距離地面的距離為600-700mm;所述出口的下側最低點距離地面的距離為450-550mm。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上側最高點距離地面的距離為600mm、610mm、620mm、630mm、640mm、650mm、652mm、660mm、670mm、680mm、690mm或700mm;所述出口的下側最低點距離地面的距離為450mm、460mm、470mm、480mm、490mm、500mm、506mm、510mm、520mm、530mm、540mm或550mm。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的上下側之間的距離為100-200mm;所述出口的左右側之間的距離為10-30mm。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的上下側之間的距離為100mm、110mm、120mm、130mm、140mm、150mm、151mm、160mm、170mm、180mm、190mm或200mm;所述出口的左右側之間的距離為10mm、15mm、20mm、25mm或30mm。
13.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空氣動力學減阻管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0231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后防撞梁擾流板裝置
- 下一篇:汽車導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