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裝配式大跨度組合鋼桁架混凝土疊合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93840.0 | 申請日: | 2017-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594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星;汪湘輝;張小良;蔡健;李明鳳;林撲強;陳立格;蘇恒強;陳航;羅建中;王仕琪;龍秀海;歐旻韜;楊春;譚堂州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電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4B5/38 | 分類號: | E04B5/38;E04B1/34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劉小敏,侯莉 | 
| 地址: | 51063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式 跨度 組合 桁架 混凝土 疊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業化生產的裝配式高層建筑體系技術,特別涉及一種裝配式大跨度組合鋼桁架混凝土疊合板。
背景技術
國務院辦公廳1999年出臺了《關于推進住宅產業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見》,并在2013年1月1日,以2013年1號文的形式,轉發了發改委、住建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文件重點要求充分認識開展綠色建筑行動,并將“推動建筑工業化”列為十大重要任務之一。
裝配式建筑推動了建筑工業化,裝配式樓板是裝配式建筑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當前,各地采用的裝配式樓板主要是整體預制混凝土板、樓承板(壓型鋼板及鋼筋桁架樓承板等)和混凝土疊合板(鋼筋桁架疊合板及PK疊合板等)這三種。但是,整體預制混凝土板由于其自重較大,吊裝及安裝非常困難,使得施工周期延長;而樓承板由于鋼模外露,施工澆灌混凝土后,還需對鋼模進行拆除或作防火防腐措施,因此,施工成本較高,且在使用期間維護費用增加。對比于前兩者,目前普遍使用的疊合板基本能夠滿足裝配式建筑施工及使用的要求,疊合板自重較輕,且與梁、柱、墻等構件具有較好連接,但是,現有疊合板在施工過程中還存在著以下缺陷:
⑴當板跨較大時,由于疊合板的承載力不足,在其施工過程中,必須設置相應的豎向支撐,從而導致了施工工期延長。
⑵現有疊合板均是預制板,該疊合板在現場安裝后即為樓板,由于疊合板的厚度就是樓板的厚度,因此,疊合板在制作完成后,其板厚較大,不僅吊裝及安裝非常困難,延長了施工周期,而且整樓自重較大。
在國家大力推進建筑工業化的背景下,在實現疊合板的大跨度免支撐施工的前提下能夠盡量減小板厚成為目前本行業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跨度免支撐施工、板厚較小、可大大減輕整樓自重、施工方便快捷、大幅度縮短施工工期的裝配式大跨度組合鋼桁架混凝土疊合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裝配式大跨度組合鋼桁架混凝土疊合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兩對或三對角鋼、混凝土預制層、板底主受力筋、板底分布筋和鋼桁架受力筋,各對角鋼沿縱向設置且并列排布,每對角鋼中的兩個角鋼呈背向設置且兩個角鋼的腹板之間留有空隙,在每對角鋼的頂端沿縱向設有用于連接該對角鋼腹板的鋼桁架受力筋,所述板底主受力筋沿縱向設置為并列排布的數條,且板底主受力筋的上端與角鋼翼緣的上表面相平齊,所述板底分布筋沿橫向設置為并列排布的數條,所述板底分布筋位于板底主受力筋上并與所述角鋼的腹板相連,所述板底主受力筋、板底分布筋和所述角鋼的翼緣均處于所述混凝土預制層中。
本實用新型在板底設有板底主受力筋和板底分布筋,在板的受力方向加設角鋼,能夠完全滿足疊合板在現場施工的承載力要求,可以實現大跨度免支撐施工,縮短施工工期。另外,本實用新型疊合板為半預制板,在施工現場進行現澆混凝土成為樓板,因此本實用新型疊合板的板厚較小,吊裝及安裝方便,可進一步縮短施工周期,大幅度減小整樓自重。
本實用新型的角鋼設置兩對或者三對,由板跨和具體的受力情況共同計算確定。
本實用新型既可作為單向板使用,也可作為雙向板使用,因此,板底分布筋的具體受力應根據疊合板的性質而定,當為單向板時,板底分布筋是符合構造的板底分布筋;而當為雙向板時,板底分布筋是板底受力鋼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混凝土預制層的上表面和角鋼的翼緣上表面之間的距離是20±3m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混凝土預制層的下表面和角鋼的翼緣下表面之間的距離是15±3m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推薦實施方式,每對角鋼腹板之間的間距即為鋼桁架受力筋的直徑。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每條板底分布筋分段,每段與角鋼腹板相連接的端部焊接在角鋼的腹板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每條板底分布筋是完整的,在所述角鋼的腹板上對應于板底分布筋的位置開設有孔洞,所述板底分布筋穿過該孔洞。
為了確保混凝土能夠充分填滿每對角鋼腹板之間的空隙,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在所述角鋼的腹板上開設有用于將混凝土澆筑到所述角鋼腹板間的空隙中的澆灌孔,從澆灌孔澆筑的混凝土與混凝土預制層結成一體,成為混凝土預制層的一部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顯著的效果:
⑴本實用新型在板底設有板底主受力筋和板底分布筋,在板的受力方向加設數對角鋼,能夠完全滿足疊合板在現場施工的承載力要求,可以實現大跨度免支撐施工,大大縮短施工工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電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未經廣東電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938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承受重載的疊合鋼筋混凝土板結構
 - 下一篇:一種加氣混凝土砌塊及承重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