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生物識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93447.1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573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鐘煒竣 | 申請(專利權)人: | 敦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2B2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馬雯雯,臧建明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縣竹北***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識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識別裝置。
背景技術
生物特征識別的種類包括臉部、聲音、虹膜、視網膜、靜脈、指紋和掌紋識別等。由于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且指紋不易隨著年齡或身體健康狀況而變化,因此指紋識別裝置已成為目前最普及的一種生物特征識別裝置。依照感測方式的不同,指紋識別裝置可分為光學式與電容式。電容式指紋識別裝置組裝于電子產品(例如:手機、平板計算機)時,電容式指紋識別裝置上方多設有保護元件(cover lens)。一般而言,需額外加工(例如鉆孔或薄化)保護元件,以使電容式指紋識別裝置能夠感測到手指觸碰所造成的容值或電場變化。
相較于電容式指紋識別裝置,光學式指紋識別裝置獲取容易穿透保護元件的光束以進行指紋識別,而可以不用額外加工保護元件,因此在與電子產品的結合上較為便利。
光學式指紋識別裝置通常包括光源、圖像獲取組件及蓋板。光源用以發出光束,以照射按壓在蓋板上的手指。手指的指紋是由多條不規則的凸紋與凹紋所組成。被凸紋與凹紋作用(例如:漫射)的光束會在圖像獲取元件的光接收面上形成為明暗交錯的指紋圖像。圖像獲取元件可將指紋圖像轉換為對應的圖像信息,并將圖像信息輸入處理單元。處理單元可利用算法計算對應于指紋的圖像信息,以進行用戶的身份識別。然而,在上述的取像過程中,被指紋漫射的光束易散亂地傳遞至圖像獲取元件,而造成取像質量不佳,影響識別結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一種生物識別裝置,取像質量佳。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生物識別裝置包括光源、導光元件、圖像獲取元件以及準直器。光源用以提供光束。導光元件位于光束的傳遞路徑上。圖像獲取元件具有多個像素區。準直器位于導光元件與圖像獲取元件之間。準直器包括第一透光元件、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第一遮光層以及多個第二遮光層。第一遮光層位于第一透光元件與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之間且具有分別重疊于多個像素區的多個第一開口。多個第二遮光層分別位于第一透光元件及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上。第一透光元件、第一遮光層及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位于多個第二遮光層之間。每一第二遮光層具有分別重疊于多個第一開口的多個第二開口。第一透光元件具有厚度H1。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具有厚度H2。第一遮光層的多個第一開口以間距P排列,第一遮光層的每一第一開口具有寬度W,而[(P-W)/W]·H1≧H2≧[W/(P-W)]·H1。
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生物識別裝置中,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包括多個第二透光元件,準直器還包括第三遮光層。第三遮光層位于多個第二透光元件之間且具有分別重疊于多個第一開口的第三開口。厚度H2為多個第二透光元件的多個厚度的和。
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生物識別裝置中,多個第二透光元件的多個厚度相等。
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生物識別裝置中,第一透光元件及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朝圖像獲取元件的方向依序堆疊。
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生物識別裝置中,第一透光元件及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朝遠離圖像獲取元件的方向依序堆疊。
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生物識別裝置中,生物識別裝置還包括控光元件。控光元件位于導光元件與準直器之間,控光元件包括多個棱鏡,且多個棱鏡的多個頂角指向導光元件。
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生物識別裝置中,生物識別裝置還包括蓋板。蓋板位于導光元件上,其中蓋板具有按壓面,以供待識別物按壓。
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生物識別裝置中,待識別物包括指紋、靜脈、掌紋或其組合。
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生物識別裝置中,準直器還包括位于第一透光元件與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之間的至少一粘著層。
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生物識別裝置包括光源、導光元件、具有多個像素區的圖像獲取元件及位于導光元件與圖像獲取元件之間的準直器。準直器包括第一透光元件、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位于第一透光元件與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之間的第一遮光層以及分別位于第一透光元件與第二透光元件上的多個第二遮光層。第一透光元件具有厚度H1,至少一第二透光元件具有厚度H2,第一遮光層的多個第一開口以間距P排列,第一遮光層的第一開口具有寬度W,而[(P-W)/W]·H1≧H2≧[W/(P-W)]·H1。換言之,第二透光元件的厚度根據第一遮光層的多個第一開口的排列間距、第一遮光層的第一開口的寬度及第一透光元件的厚度設計在特定的范圍內。藉此,發散角較大的光束被位于準直器內部的遮光層阻擋的機率高,被待識別物的每一處作用的光束可傳遞至對應的像素區而不易誤入其他像素區,進而提高生物識別裝置的取像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敦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敦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934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物辨識裝置
- 下一篇:直流充電樁現場測試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