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空氣源熱泵的兩路換熱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93377.X | 申請日: | 2017-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093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立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智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4/02 | 分類號: | F24H4/02;F24H9/18;F25B43/00;F25B41/06;F25B4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嘉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空氣 源熱泵 兩路換熱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氣源熱泵,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用于空氣源熱泵的兩路換熱系統。
背景技術
空氣能熱水器是運用熱泵工作原理,吸收空氣中的低能熱量,經過中間介質的熱交換,并壓縮成高溫氣體,通過管道循環系統對水加熱,耗電只有電熱水器的1/4。
目前空氣源熱泵,在使用的時候,其通過傳統的壓縮機轉化為高溫熱能以此來加熱水溫,資源利用率低,且轉換熱能慢,熱能資源浪費嚴重,熱能不可重復利用和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循環、高效轉換熱能和利用率高的用于空氣源熱泵的兩路換熱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空氣源熱泵的兩路換熱系統,包括壓機、冷凝器、儲液罐和氣液分離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凝器外接有四通閥,所述四通閥與儲液罐之間接有套管式換熱器,所述儲液罐外接有與冷凝器連接的板式換熱器,所述板式換熱器與儲液罐之間設有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上設有第一壓力檢測口,所述板式換熱器與壓機相通過第二連接管連接,第二連接管上設有第二壓力檢測口,第二連接管上設有與第一連接管相連接的第三連接管,第三連接管上設有第一電子膨脹閥,所述壓機之間設有與氣液分離器相連的第四連接管,所述第四連接管上設有第三壓力檢測口,所述壓機還與四通閥連接,四通閥和壓機之間設有第四壓力檢測口,所述氣液分離器與四通閥之間設有第五連接管,所述第五連接管上設有第五壓力檢測口,冷凝器與四通閥之間設有第六連接管,第六連接管上設有第六壓力檢測口,所述板式換熱器上設有與第一連接管連接的第七連接管,所述第七連接管上設有截止閥和第三電子膨脹閥,所述板式換熱器與冷凝器連接之間設有第二電子膨脹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四通閥進行設置,分別利用四通閥的四通情況,進行分別連接套管換熱器、冷凝器、壓機和氣液分離器,并且形成大回路,壓機工作,可以有選擇性的與套管換熱器和板式換熱器進行連接,然后經過冷凝器進行工作,也通過壓機依次經過四通閥、套管換熱器、儲液罐、板式換熱器和氣液分離器進行工作,以板式換熱器上的各種板片之間形成薄矩形通道,通過板片進行熱量交換。板式換熱器是液-液、液-汽進行熱交換的理想設備,它具有換熱效率高、熱損失小、結構緊湊輕巧、占地面積小、安裝清洗方便、應用廣泛、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再配合管式換熱器(又稱管殼式、列管式)換熱器是最典型的間壁式換熱器,進行串聯換熱,提高換熱效率和實際利用率,也能夠通過板式換熱器,將熱能直接回傳到壓機所需要的部分,進而來保證其工作的高效性,以及在第一連接管、第二連接管、第四連接管、第五連接管和第六連接管對應設有第一壓力檢測口、第二壓力檢測口、第三壓力檢測口、第五壓力檢測口和第六壓力檢測口,進行壓力監測,提高實際轉換情況,進而保證其工作的時候的高效性,以及在配合其通過第一電子膨脹閥和第二電子膨脹閥進行控制流向,來達到對實際供應量進行調控,以及通過第七連接管上設有截止閥和第三電子膨脹閥,可以進行分流控制,來達到其縮短熱轉換時間,提高了實際效率,以及通過這樣分流控制,可以利用將熱能回收,避免浪費,也通過第三電子膨脹閥,來進行提高流速,進而保證其熱量的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101、壓機;201、氣液分離器;301、四通閥; 401、套管換熱器;501、儲液罐;601、板式換熱器;701、冷凝器; 801、第一壓力檢測口;802、第二壓力檢測口;803、第一電子膨脹閥;804、第三壓力檢測口;805、第四壓力檢測口;806、截止閥; 807、第三電子膨脹閥;808、第二電子膨脹閥;901、第一連接管; 902、第二連接管;903、第三連接管;904、第四連接管;905、第五連接管;906、第六連接管;907、第七連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智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智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933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