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建筑用環保粉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85614.8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613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韋唯;李少波;張成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19/00 | 分類號: | B02C19/00;B08B15/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 地址: | 550025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環保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磨機,特別涉及一種建筑用環保粉磨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粉磨機是在研磨體的沖擊加速度增加對物料的打擊應力從而將物料破碎并最終研磨為粉狀的設備。
但傳動的粉磨機僅依靠電機驅動單個磨筒轉動,普遍存在磨料時間長,研磨體沖擊加速度小,能耗高的問題,且需要停機后人工將研磨完的粉料取出,耗費人力成本的同時還降低了粉磨機的工作效率。
另外,揚塵問題也一直是粉磨機的頑疾。
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建筑用環保粉磨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用環保粉磨裝置,通過設置的工具箱、研磨桿、吸塵倉和盛粉盒,使用中,通過設置的工具箱,便于快速的找到工具,對設備進行維修,通過設置的研磨桿,具體為三組,這樣研磨時更加充分細致,提高產品質量,其中設置的吸塵倉有利于在研磨對飛起的揚塵進行吸收,有利于保護環境,其中盛粉盒便于人工處理研磨后的粉塵,方便收集,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建筑用環保粉磨裝置,包括工具箱、電動機、飛輪、機箱、研磨桿、吸塵倉、盛粉盒和螺旋紋,所述工具箱一側設置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一側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電動機頂端設置有飛輪以及設置在飛輪上的皮帶,所述皮帶一側設置有機箱,所述機箱內部設置有主轉軸,所述主轉軸底部設置有轉動盤,所述轉動盤一側設置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底部設置有研磨桿以及設置在研磨桿一側的吸塵倉,所述研磨桿上設置有螺旋紋,所述研磨桿具體設置為三組,所述吸塵倉底部設置有出料口以及設置在出料口底部的盛粉盒。
進一步地,所述電動機和機箱與連接桿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主轉軸與轉動盤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電動機與主轉軸通過皮帶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設置的工具箱,有利于對設備對檢查和維修,方便整理工具,保持美觀整潔;通過設置的研磨桿,具體為三組,便于研磨的更加細致,提高產品質量,同時提高工作效率;通過設置的吸塵倉,有利于在研磨時,吸收揚塵,保護周邊環境,防止污染環境;通過設置的盛粉盒,有利于收集研磨后的粉塵,便于整理,降低人工的工作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建筑用環保粉磨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建筑用環保粉磨裝置的研磨桿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工具箱;2、連接桿;3、電動機;4、飛輪;5、皮帶;6、機箱;7、主轉軸;8、研磨桿;9、進料口;10、吸塵倉;11、出料口;12、盛粉盒;13、轉動盤;14、螺旋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建筑用環保粉磨裝置,包括工具箱1、電動機3、飛輪4、機箱6、研磨桿8、吸塵倉10、盛粉盒12和螺旋紋14,所述工具箱1一側設置有電動機3,所述電動機3一側設置有連接桿2,所述電動機3頂端設置有飛輪4以及設置在飛輪4上的皮帶5,所述皮帶5一側設置有機箱6,所述機箱6內部設置有主轉軸7,所述主轉軸7底部設置有轉動盤13,所述轉動盤13一側設置有進料口9,所述進料口9底部設置有研磨桿8以及設置在研磨桿8一側的吸塵倉10,所述研磨桿8上設置有螺旋紋14,所述研磨桿8具體設置為三組,所述吸塵倉10底部設置有出料口11以及設置在出料口11底部的盛粉盒12。
本實用新型建筑用環保粉磨裝置,通過設置的工具箱1,有利于對設備對檢查和維修,方便整理工具,保持美觀整潔,設置的研磨桿8,便于研磨的更加細致,提高產品質量,同時提高工作效率,通過設置的吸塵倉10,吸塵倉10的一側設置有小型吸塵器,有利于在研磨時,吸收揚塵,保護周邊環境,防止污染環境,通過設置的盛粉盒12,有利于收集研磨后的粉塵,便于整理。
其中,所述電動機3和機箱6與連接桿2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增加連接強度,有利于延長使用壽命。
其中,所述主轉軸7與轉動盤13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增加連接的穩定度,避免發生脫落等情況。
其中,所述電動機3與主轉軸7通過皮帶5連接,便于轉動,有利于提高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856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