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三軸土樣脫模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283619.7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043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相飛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峽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2***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軸土樣 脫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力學實驗儀器領域,特別是一種三軸土樣脫模裝置。
背景技術
三軸試驗土樣制備過程需要用到三瓣模,三瓣模由三個瓣模和套箍組成,是土樣飽和器和擊實器的通用裝置。使用時,將三個瓣模分別對拼,然后外面套緊套箍。三瓣模的外壁存在微小傾角,套箍自上而下套入時,越往下套的越緊,從而可防止由于三個瓣模滑移造成的土樣松散和不規(guī)則。試驗結束后,徒手將套箍從三瓣模上取下十分困難,常常因為用力過度或用力不當使土試樣的邊緣部位受到破壞而需要重新制樣,導致制樣成功率低,增加了試驗周期。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三軸土樣脫模裝置,包括與待開模具配合的套筒、環(huán)形蓋板、圓形頂力板和施力頂絲,環(huán)形蓋板可拆卸的安裝于套筒頂部,所述套筒底部沿套筒壁設置有臺階,圓形頂力板設置在套筒底部,圓形頂力板內徑等于待開模具的內壁直徑,套筒底部設置有螺紋孔,施力頂絲的螺紋長度大于套筒底部的厚度。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臺階為環(huán)形,臺階高度與圓形頂力板的厚度相同。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套筒為倒梯形。
優(yōu)選的方案中,施力頂絲的螺紋長度比套筒底部厚度長5mm。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螺紋孔設置在套筒底部中心位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三軸土樣脫模裝置,通過采用以上結構,在三軸儀土試樣脫模時方便用力,可以減少用力過度或用力不當對土試樣造成的破壞,使脫模后的試樣較為完整,提高制樣成功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套筒1,環(huán)形蓋板2,圓形頂力板3,施力頂絲4,臺階11,螺紋孔12。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中,一種三軸土樣脫模裝置,包括與待開模具配合的套筒1、環(huán)形蓋板2、圓形頂力板3和施力頂絲4,環(huán)形蓋板2通過螺釘安裝在套筒1頂部。套筒1自頂部起向下57mm,為直套筒,外壁直徑為85.8mm;自第57mm至111mm,為帶錐度套筒,直徑由85.8mm漸變?yōu)?3.8mm;自第111mm至125mm,為帶錐度套筒,直徑由83.8mm漸變?yōu)?1.8mm;套筒1壁厚為5mm,底板厚度為5mm。套筒1底部沿套筒1壁設置有臺階11,臺階11為環(huán)形,圓形頂力板3設置在套筒1底部,圓形頂力板3的直徑為61.8mm,臺階11高度與圓形頂力板3的厚度相同。套筒1底部中心位置設置有Φ12的螺紋孔12,施力頂絲4的螺紋直徑為12mm,螺紋長度為10mm。
圖1中倒置三瓣模的外壁自上向下57mm處直徑最大,直徑為75.8mm,兩端端口的直徑最小,直徑為71.8mm,厚度為5mm,環(huán)形蓋板外徑為85.8mm,內徑為61.8mm。
使用時松開施力頂絲4,使施力頂絲4的上端不超出套筒1底部上表面,將圓形頂力板3放置于套筒1底部,確保圓形頂力板3平整,然后將裝有試樣的三瓣模放入套筒1內,最后將環(huán)形蓋板2用螺釘固定于套筒1上,這樣三瓣模也被固定于套筒1內。脫模時,用扳手擰動施力頂絲4,使施力頂絲4向上移動,并將圓形頂力板3頂起,繼而將試樣頂出。施力頂絲4向上移動最大距離為5mm,即可將試樣向上頂起5mm,當施力頂絲4移動到最大距離時,將帶試樣的三瓣模從套筒1中取出,由于試樣與三瓣模之間已有5mm的相對位移,故再用手輕輕推動即可使模具順著三軸土樣邊緣脫落,這樣就較完整且較輕松的脫出三軸儀試土樣。
作為本實施例的替代方案,套筒1為倒梯形,套筒1底部直徑為81.8mm,套筒1距離頂部57mm處直徑為85.8mm,壁厚為5mm,這樣的結構使三瓣模可以和套筒1配合,同時,三瓣模的底部與套筒1的底部緊密接觸,更容易脫模。
上述的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而不應視為對于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包括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中技術特征的等同替換方案為保護范圍。即在此范圍內的等同替換改進,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峽大學,未經(jīng)三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8361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