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生物滴濾技術的污水處理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80917.0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834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建民;蔣幕飛;付開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凈脈智能環??萍加邢薰?/a>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王偉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生物 技術 污水處理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生物滴濾技術的污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換進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對污水處理排放標準越來嚴格,許多污水處理站一般采用BAF技術來提標改造,然后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生產能耗鋯、運行成本高等諸多缺點。生物滴濾技術(BTF)是作為大氣污染控制領域的一項新興技術,采用生物滴濾技術凈化低濃度有機廢氣經濟、實用、高效,具有設備投資費用少、運行費用低,操作簡單、處理徹底、無二次污染的優點,預計有很大應用價值,但該技術主要應用于廢氣之力,在廢水處理上應用較少。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基于生物滴濾技術的污水處理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生物滴濾技術的污水處理設備,包括反應池本體,所述反應池本體內由上及下依次設置有配水系統、自然跌水復氧區,生物過濾層、承托層、曝氣系統、集水系統以及產水集水區,所述生物過濾層中部設有橫向曝氣吹掃裝置,反應池本體的側壁上部位于配水系統處和自然跌水復氧區處分別設有進水管和反洗排水管,其側壁下部位于產水集水區處設有出水管和反洗進水管,反應池本體內還設有反洗進氣管,所述反洗進氣管一端位于反應池本體之上,一端位于集水系統處。
優選地,所述反應池本體的內側壁上位于反洗排水管的管口處還設有防濾料流失器。
優選地,所述生物過濾層由輕質生物載體以及自上而下附著于輕質生物載體上的上層/中層/下層優勢微生物構成,所述上層優勢微生物包括好氧異養微生物和自養型硝化細菌,所述中層/下層優勢微生物包括硝化和短程硝化微生物。
優選地,所述曝氣系統包括曝氣組件,以及與曝氣組件一端連通的輔助曝氣管,所述輔助曝氣管上設有輔助曝氣閥。
優選地,所述曝氣組件由曝氣頭、曝氣支管和支座組成。。
優選地,所述集水系統包括濾板以及設置于濾板上的的若干個濾頭。
優選地,所述承托層由自上而下鵝卵石層一和鵝卵石層二組成,鵝卵石層一填充的鵝卵石粒徑為8~16mm,鵝卵石層二填充的鵝卵石粒徑為16~32mm。
優選地,所述反應池本體的側壁上部位于進水管和反洗排水管之間還設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進水端口接觸防濾料流失器。
優選地,所述反應池本體側壁下部近反應池本體底部還設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與反洗排水管設置于反應池本體同一側,且反洗排水管的出水端口與放空管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生物滴濾技術的污水處理設備,將生物滴濾技術(BTF)應用于污水處理中,因BTF運行不曝氣,濾層無擾動,出水水質效果好且穩定,此外在反應池本體內形成反硝化除磷細菌、亞硝化除磷細菌等生物群落,對氧和碳源的需求量減小,且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此外,在生物過濾層中部設置的橫向吹掃清洗裝置,可減少反洗水量和能耗,并確保濾層不板結,進一步的,防濾料流失器可防止濾料在進行反洗工序是流失,節約填料,確保水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基于生物滴濾技術的污水處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反應池本體;2、配水系統;3、自然跌水復氧區;4、生物過濾層;5、承托層;6、集水系統;7、產水集水區;8、橫向曝氣吹掃裝置;9、進水管;10、反洗排水管;11、出水管;12、反洗進水管;13、反洗進氣管;14、曝氣組件;15、輔助曝氣管;16、輔助曝氣閥;17、防濾料流失器;18、溢流管;19、放空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基于生物滴濾技術的污水處理設備,反應池本體1,反應池本體1內由上及下依次設置有配水系統2、自然跌水復氧區3,生物過濾層4、承托層5、曝氣系統、集水系統6以及產水集水區7,生物過濾層4中部設有橫向曝氣吹掃裝置8,反應池本體1的側壁上部位于配水系統2處和自然跌水復氧區3處分別設有進水管9和反洗排水管10,其側壁下部位于產水集水區7處設有出水管11和反洗進水管12,反應池本體1內還設有反洗進氣管13,反洗進氣管13一端位于反應池本體1之上,一端位于集水系統5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凈脈智能環??萍加邢薰?,未經成都凈脈智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809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雙膜式生物反應器
- 下一篇:一種生物降解污水處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