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隧道斷面輪廓線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80088.6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833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尹加強;易澤榮;王陳君;鄒志斌;李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新余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20 | 分類號: | G01B5/20 |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 地址: | 338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斷面 輪廓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隧道斷面輪廓線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當隧道按照設計圖紙完工后,需要檢測隧道的超欠挖,即以設計時的輪廓線為基準線,實際開挖的斷面在基準線以外的部分成為超挖,在基準線以內的部分成為欠挖。
現有技術中,檢測超欠挖主要采用全站儀進行初支斷面每五米進行測量,繪出現場實際初支斷面,找出超欠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進行整改,確保初期支護凈空符合要求。由于人工測量,測量點位密度有限,導致初支斷面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隧道斷面輪廓線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隧道斷面輪廓線檢測裝置,包括可沿隧道內軌道移動的掛板臺車,在掛板臺車上與隧道斷面平行的平面內分別從上方和兩側伸出多根鋼管,鋼管一端固定在掛板臺車上,另一端內套有檢測鋼筋;檢測鋼筋一端與鋼管通過螺栓固定,另一端設有環向鋼絲繩固定裝置;一根環向鋼絲繩穿過各鋼筋頂端的環向鋼絲繩固定裝置并張緊。
優選的,所述鋼管數量為9根,包括一根伸向拱頂,兩根伸向兩側的拱腰,兩根伸向兩側的邊墻,以及4根分別設于前面5根鋼管的中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簡捷直觀的檢查出超欠挖,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鋼管部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2所示,一種隧道斷面輪廓線檢測裝置,包括可沿隧道7內軌道移動的掛板臺車1,在掛板臺車上與隧道斷面平行的平面內分別從上方和兩側伸出多根鋼管2,鋼管一端固定在掛板臺車上,另一端內套有檢測鋼筋3;檢測鋼筋一端與鋼管通過螺栓4固定,另一端設有環向鋼絲繩固定裝置5,檢測鋼筋可在鋼管內伸縮,通過螺栓固定伸出的長度;一根環向鋼絲繩6穿過各鋼筋頂端的環向鋼絲繩固定裝置并張緊,形成環向檢測圈。
其中,所述鋼管數量至少為9根,包括一根伸向拱頂,兩根伸向兩側的拱腰,兩根伸向兩側的邊墻,以及4根分別設于前面5根鋼管的中間。
本裝置在安裝時,相當于在現有的掛板臺車上安裝鋼管,鋼管一端與臺車固定,另一端設置一個螺栓,鋼管內套一根檢測鋼筋,通過螺栓固定檢測鋼筋,檢測鋼筋外端頭焊一螺帽,最后通過鋼絲繩將所有檢測鋼筋端頭連成環形。斷面9根檢測鋼筋設置的位置見附圖1,即第三方無損檢查5條測線,拱頂一條、拱腰2條、邊墻2條,并在這五條測線中間各加一條測線,現場可根據臺車等情況增加測線數量。按照設計圖紙要求,根據不同圍巖初期支護的凈空尺寸,可調節鋼筋長度。
檢測時,根據現場斷面尺寸進行放點設置環向檢測圈的位置,每次檢查限界前按5m一個點放出臺架車輪位置,不同圍巖級別襯砌斷面調節檢查鋼筋的長度,在掛設防水板前,預先在需要掛設防水板位置來回走一遍。掛板車在檢測點停好后,用檢測工具在檢測圈上選擇多個測量點,檢測隧道壁與檢測圈之間的距離,再通過計算得出超欠挖的數據。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新余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新余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8008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