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側圍內板新型沖壓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76302.0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882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洪建華;駱領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中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37/12;B21D53/8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54 | 代理人: | 陳輝 |
| 地址: | 321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側圍內板 新型 沖壓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側圍內板新型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汽車生產在我國還處于起步不久,很多先進技術都被國外所掌握,導致我國汽車制造業生產力低下,各個零部件的質量跟不上,但隨著我國不斷的進行技術上革新,使各種零部件制造技術更加完善和先進,極大減少零部件的報廢率,如汽車側門就是一塊比較重要的零部件。
因側圍內板此類結構產品形狀高低起伏大,形狀結構復雜,板材厚度較薄;在常規沖壓成型過程中易出現產品開裂現象,同時伴隨有疊料起皺現象。常規工藝處理常常是解決沖壓成型中零件的開裂問題,而犧牲零件的疊料起皺現象來達成零件制造的目的,但按此常規方案制造出來的零件表面質量比較差,伴有2-3處疊料和起皺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的側圍內板新型沖壓模具,其造價便宜、生產效率高,可有效減少或避免沖壓成型后出現的開裂、起皺的現象發生,提高產品的制造合格率,增加企業的生產質量。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側圍內板新型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柱和模棱,所述模棱通過底部頂針固定在下模柱內,所述模棱沿四周設有定位桿,所述下模柱四個角固定有起吊桿和行程限位塊,所述下模柱的左右兩側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內壁側固定有導向塊,所述模棱四周分布有限位槽,所述模棱中間固定有凸模,且左上角包覆型向外凸起,所述上模兩側固定有與導向槽相配合的導向柱,所述導向柱一側向外凸出形成導向片,所述上模中間固定有凹模,所述凹模在左上角以及中間位置各固定有一把突破刀。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下模柱和上模的上下兩側沿橫向分布有機床固定槽,用于機床固定。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上模沿著凹模外側固定有上平衡導柱,所述模棱外側固定有與上平衡導柱相互對應的下平衡導柱。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下模柱采用灰鐵H300材質,所述模棱和上模均采用鉬鉻鐵材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此新型沖壓模具是在常規沖壓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工藝革新,增加過程突破及材料流動控制等新型結構包括增加了兩把突破刀,可以在沖壓時吸收周圍的應力,減少零部件破損,同時,凸模左上角包覆型向外凸起可以減少沖壓材料的破損;整個結構具有成本低,不增加常規模具開發周期,對加工設備沒有特殊要求,具有普遍的可實現和可推廣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側圍內板新型沖壓模具中上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側圍內板新型沖壓模具中下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側圍內板新型沖壓模具中上下模合模時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閱圖1至圖3所示,一種側圍內板新型沖壓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柱11和模棱18,所述模棱18通過底部頂針固定在下模柱11內,所述模棱18沿四周設有定位桿13,所述下模柱11四個角固定有起吊桿111和行程限位塊17,所述下模柱11的左右兩側設有導向槽19,所述導向槽19內壁側固定有導向塊110,所述模棱18四周分布有限位槽16,所述模棱18中間固定有凸模112,且左上角包覆型向外凸起,所述上模1兩側固定有與導向槽19相配合的導向柱25,所述導向柱25一側向外凸出形成導向片21,所述上模1中間固定有凹模24,所述凹模24在左上角以及中間位置各固定有一把突破刀23。
所述下模柱11和上模1的上下兩側沿橫向分布有機床固定槽12,用于機床固定。
所述上模1沿著凹模24外側固定有上平衡導柱22,所述模棱18外側固定有與上平衡導柱22相互對應的下平衡導柱14。
所述下模柱11采用灰鐵H300材質,所述模棱18和上模1均采用鉬鉻鐵材質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中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中晟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763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天窗加強環新型同步柔性卸料模具
- 下一篇:一種側成型退料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