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太陽能的節(jié)能建筑墻體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275240.1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814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2/00 | 分類號: | E04B2/00;E04B1/76;E04B1/64;F24F5/00;F24F7/013;F24J2/05;F24J2/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京市建***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太陽能 節(jié)能 建筑 墻體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太陽能的節(jié)能建筑墻體結構。
背景技術
墻體節(jié)能主要是指通過一些措施來改善墻體的保溫隔熱的能力,例如用一些新型的墻體材料空心免燒磚、發(fā)泡水泥磚、自保溫/隔音砌塊等堆砌,達到加強保溫與隔熱的效果,傳統(tǒng)的機械式墻體結構不能很好的滿足季節(jié)溫度變化對室內(nèi)環(huán)境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效果局限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具有良好的保溫以及散熱功能,同時具有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基于太陽能的節(jié)能建筑墻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太陽能的節(jié)能建筑墻體結構,包括集熱頂以及保溫墻體,集熱頂呈斜面設置在保溫墻體上,所述的集熱頂包括真空雙層集熱玻璃、集熱管、剛性支架、第一保溫層以及頂面基層,所述真空雙層集熱玻璃、集熱管、剛性支架、第一保溫層以及頂面基層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剛性支架與保溫層間設置有第一中空層;所述保溫墻體包括墻體外基層、第二保溫層、防潮層、墻體內(nèi)基層以及彈性膩子層,所述的墻體外基層、第二保溫層、防潮層、墻體內(nèi)基層以及彈性膩子層由外向內(nèi)依次設置,所述第二保溫層、防潮層之間設置有第二中空層,所述的保溫墻體的第二中空層與集熱頂?shù)牡谝恢锌諏舆B通,所述保溫墻體上開設有若干設置有雙層真空玻璃的窗戶,所述的保溫墻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通風窗,并與第二中空層連通,所述第一通風窗內(nèi)設置有排風機,所述集熱頂上方設置有第二通風窗,第二通風窗與第一中空層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保溫層和頂面基層通過纖維網(wǎng)以及粘貼劑貼合,所述的外基層和第二保溫層通過纖維網(wǎng)以及粘貼劑貼合,所述的防潮層以及墻體內(nèi)基層通過纖維網(wǎng)以及粘貼劑貼合。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外基層為實心磚體砌成,所述的內(nèi)基層為空心磚體砌成。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集熱管內(nèi)設置有儲水的空腔,集熱管的管道與建筑的生活用水管道連通。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集熱頂與水平面呈30°~60°。
進一步改進,所所述的集熱管呈S形排布的在剛性支架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利用集熱頂對太陽能熱量的系統(tǒng),通過集熱頂以及保溫墻體的結構特點,利用內(nèi)部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的送風以及室內(nèi)對流的特性,保證了不同外界溫度對室內(nèi)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良好的散熱以及保溫的作用,同時對太陽能集熱,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基于太陽能的節(jié)能建筑墻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集熱頂?shù)慕Y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保溫墻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1-3所示,一種基于太陽能的節(jié)能建筑墻體結構,包括集熱頂1以及保溫墻體2,集熱頂1呈斜面設置在保溫墻體2上,所述的集熱頂1包括真空雙層集熱玻璃11、集熱管12、剛性支架13、第一保溫層14以及頂面基層15,所述真空雙層集熱玻璃11、集熱管12、剛性支架13、第一保溫層14以及頂面基層15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剛性支架13與保溫層間設置有第一中空層16;所述保溫墻體2包括墻體外基層21、第二保溫層22、防潮層23、墻體內(nèi)基層24以及彈性膩子層25,所述的墻體外基層21、第二保溫層22、防潮層23、墻體內(nèi)基層24以及彈性膩子層25由外向內(nèi)依次設置,所述第二保溫層22、防潮層23之間設置有第二中空層26,所述的保溫墻體2的第二中空層26與集熱頂1的第一中空層16連通,所述保溫墻體2上開設有若干設置有雙層真空玻璃的窗戶3,所述的保溫墻體2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通風窗27,并與第二中空層連通,所述第一通風窗27內(nèi)設置有排風機28,所述集熱頂1上方設置有第二通風窗17,第二通風窗17與第一中空層16連通,所述第一保溫層14和頂面基層15通過纖維網(wǎng)以及粘貼劑貼合,所述外基層21和第二保溫層22通過纖維網(wǎng)以及粘貼劑貼合,所述防潮層23以及墻體內(nèi)基層24通過纖維網(wǎng)以及粘貼劑貼合,所述外基層為實心磚體砌成,所述內(nèi)基層為空心磚體砌成,所述集熱管12內(nèi)設置有儲水的空腔,集熱管12的管道與建筑的生活用水管道連通,所述集熱頂1與水平面呈45°,所述集熱管12呈S形排布的在剛性支架13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jīng)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75240.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