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打包換袋垃圾箱的垃圾袋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71639.2 | 申請日: | 2017-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654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何姣;楊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5F1/06 | 分類號: | B65F1/06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52100 | 代理人: | 吳無懼 |
| 地址: | 550025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包換 垃圾箱 垃圾袋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垃圾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打包換袋垃圾箱的垃圾袋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產出也不斷增加。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不斷下降。合理處理生活垃圾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無形中,垃圾箱在我們的生活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普通的垃圾箱也承擔了收集生活垃圾的重任,但是卻需要許多的清潔人員來護理,有時候清潔人員疏忽或者忙不過來就會導致垃圾溢出而無人清理以及更換垃圾袋,從而影響生活環境。
為解決上訴垃圾箱溢出不能自動清理換袋的問題,也有相關專利上公布了一些解決辦法,但是主要考慮的還是如何方便快捷的打包換袋,屬于半自動化裝置,并不能解決清潔人員不在場就自動打包換袋的情況,中國專利申請(授權公告號為CNIO5035593A)公開了一種自動打包套袋垃圾箱,此裝置很好的運用滑塊、彈簧、撐桿等機械組合,使得套袋和打包更加方便快捷。這一裝置無法解決無人在場時的自動打包換袋問題,且垃圾袋封口固定不便和不可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打包換袋垃圾箱的垃圾袋固定裝置,夠實現垃圾袋袋口的固定,固定可靠穩定,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打包換袋垃圾箱的垃圾袋固定裝置,包括導向環,導向環內側設置有彈性真空吸附環,真空吸附環能夠將垃圾袋吸附固定,真空吸附環為環形凹槽結構,凹槽內連通有真空管,真空管連接到真空泵,真空管通過真空孔連通凹槽。
優選的,上述真空泵通過繼電器連接到控制器的控制端,控制器的信號端連接到導向環頂端內側的觸碰開關。
優選的,上述真空孔設置三個,繞真空吸附環環形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的垃圾箱通過塑封機構和機械手以及抬升機構能夠實現垃圾袋的打包換袋,當垃圾裝滿又沒有及時發現處理時,通過紅外對管監測垃圾桶內垃圾是否達到設定閾值,并進行及時的打包換袋,打包換袋方便了城市衛生管理,加強了城市環境建設;
(2)本實用新型采用太陽能供電,太陽能屬于清潔能源,充分考慮一天中不同時間陽光的角度不同的特點,通過萬向節和光線直射角度調整太陽能光伏板的角度,增加了太陽能光伏板的光照度,為裝置提供充足的能源;
(3)通過控制器自動監控垃圾和自動進行塑封以及自動進行機械手的操作,大大提高了自動化水平,降低了勞動強度,更加省時省力;
(4)通過真空吸附環吸附固定垃圾袋袋口,避免垃圾袋袋口被導電線圈拉回原位,吸附可靠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原理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電路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介紹。
實施例:如圖1-圖4所示,一種自動打包換袋垃圾箱的垃圾袋固定裝置,包括導向環4,導向環4內側設置有彈性真空吸附環22,真空吸附環22能夠將垃圾袋吸附固定,真空吸附環22為環形凹槽結構,凹槽內連通有真空管,真空管連接到真空泵,真空管通過真空孔連通凹槽。
優選的,上述真空泵通過繼電器連接到控制器的控制端,控制器的信號端連接到導向環頂端內側的觸碰開關。
優選的,上述真空孔設置三個,繞真空吸附環22環形均勻分布。
實施例2:上述固定裝置用于一種自動打包換袋垃圾箱,該垃圾箱包括箱體1,箱體1內設置有垃圾桶2,垃圾桶2為兩端開口的桶狀結構,其下端設置有提升垃圾桶2的提升機構和可活動線圈3,上端放置有導向環4和與導向環4連接的抬升機構,可活動線圈3可沿著垃圾桶2內壁向上移動,還包括垃圾蓋5,垃圾蓋5下側設置有通電線圈6,通電線圈6正對垃圾桶2上端,垃圾桶2下端和上端均設置有塑封機構,還包括機械手7,機械手7能夠實現水平豎直伸縮和豎直旋轉以及抓取垃圾袋,垃圾桶2的箱體1上設置存放垃圾袋的存放區,可活動線圈6外柱面設置有粘接垃圾袋上端口的粘接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7163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