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海藻酸型活力素復合肥轉鼓造粒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65323.2 | 申請日: | 2017-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460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7 |
| 發明(設計)人: | 孟憲杰;張洪業;沙元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永大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1/00 | 分類號: | C05F11/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申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7243 | 代理人: | 戴武軍 |
| 地址: | 276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藻 活力 復合 肥轉鼓造粒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肥生產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海藻酸型活力素復合肥轉鼓造粒機。
背景技術
海藻酸型活力素復合肥是以海洋植物海藻作為主要原料,經科學加工制成的肥料,主要成分是從海藻中提取的有利于植物生長發育的天然生物活力素物質和海藻從海洋中吸收并富集在體內的礦質營養元素,其養分全面均衡,增產效果顯著,是一種天然綠色無污染的肥料。轉鼓造粒機是該肥生產的關鍵設備之一,其工作原理為:在造粒機筒體內將粉狀造粒物料加入水分或蒸汽形成一定液相,通過造粒機的滾動使其增濕團聚成粒。轉鼓造粒機的結構由托架機構、傳動機構、大齒輪、滾帶等組成。其中托架機構支撐整個機體轉動部分,傳動部分是整個機體的工作執行機構,通常由電動機帶動減速機傳動給主軸,使機體工作。大齒輪固定在機體上,與主軸上的傳動小齒輪相齒合,相向帶動機體工作。滾帶固定在機體兩側,以支撐整個機體。轉鼓造粒機的機體部分是采用鋼板焊接而成圓筒形。這種轉鼓造粒機為方便進、出料以及通風、散熱、排濕,其兩端敞開,不具有防塵、除塵功能。在海藻酸型活力素復合肥的造粒過程中,其生產原料含粉塵較多,現有的轉鼓造粒機產生大量的含塵廢氣,嚴重污染環境、危害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過程中封閉效果好、帶有放塵和除塵效果的海藻酸型活力素復合肥轉鼓造粒機,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保護操作人員身體健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海藻酸型活力素復合肥轉鼓造粒機包括轉鼓、驅動轉鼓旋轉的驅動電機、設置在轉鼓內腔中的噴淋管,所述轉鼓的一端設置有進料倉、另一端設置有出料倉,所述進料倉的內腔中帶有縱向設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將進料倉的內腔分隔為前倉和后倉兩部分,進料倉中的前倉的一側設置對接轉鼓端部的開口、上端設置有進料管,進料倉下端設置有同時連通前倉和后倉的沉淀箱,后倉的側壁上設置有引風機;所述進料管是截面為矩形的管體,進料管的內腔中插裝有撥輪軸,所述撥輪軸上均勻分布多個撥片,所述撥片旋轉時的運動軌跡匹配進料管、與進料管的內壁呈間隙配合,在進料管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朝向轉鼓方向傾斜的導向板;在進料倉的外壁上固定安裝有驅動撥輪軸旋轉的蝸輪蝸桿機構;所述噴淋管固定插裝在出料倉的側壁上,出料倉的上端開口,出料倉的側壁連接有出料傳送帶。
所述蝸輪蝸桿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撥輪軸上的被動鏈輪、通過轉軸可旋轉地安裝在出料倉的側壁上的主動鏈輪以及進料電機,所述主動鏈輪與被動鏈輪之間通過鏈條傳動連接,主動鏈輪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與之同軸設置的蝸輪,進料電機上安裝有嚙合在蝸輪上的蝸桿。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該轉鼓造粒機兩端帶有封閉效果好的倉室,可有效減少粉塵溢出,生產過程中封閉效果好,進料倉中設置的除塵裝置又可以將造粒過程中產生的大部分粉塵分離,除塵后的清潔空氣與外界交換,在不影響散熱、除濕效果的前提下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保護操作人員身體健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進料倉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海藻酸型活力素復合肥轉鼓造粒機包括轉鼓2、驅動轉鼓2旋轉的驅動電機6、設置在轉鼓2內腔中的噴淋管1,轉鼓2采用現有的圓筒形結構,其一端稍高,是進料端,另一端稍低,作為出料端;轉鼓2外壁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大齒環64,大齒環的兩側各有一軌道環,軌道環支撐在滾輪7上,滾輪7在支撐轉鼓2重量的同時還可以減小轉鼓2旋轉時的摩擦;驅動電機6通過減速機62帶動安裝在軸座上的主動齒輪62,主動齒輪62與大齒環64嚙合,帶動大齒環64和轉鼓2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永大肥業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永大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653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