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電解生物強化法處理煉油廢堿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64010.5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383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文;周集體;許傳坤;馮青黨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溫福雪 |
| 地址: | 116023 遼寧省大連市大連高新***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解 生物 強化 處理 煉油 廢堿液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化工危廢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電解生物強化法處理煉油廢堿液裝置。
背景技術
石油化工企業在油、氣產品的凈化提純過程中,均會產生大量的廢堿液,這些廢堿液表現出高COD、高硫化物、高鹽的特征。常規的處理方法有焚燒法、催化氧化法、濕式氧化法等,由于存在二次污染、設備投資高、運行費用高、占地面積大等潛在不利因素,使得工程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作為一種煉油廢堿液處理裝置,主要單元包含微電解預處理設備,垂直折流生物處理反應器(VTBR),其中生物處理反應器VTBR是裝置核心。生物強化技術是隨著工業廢水處理難度增大而出現,該技術是通過分析廢水中的污染物組成,篩選、馴化得到適合降解特定污染物的特效微生物菌群,并根據其共性和特性配制適合快速生長的微生物營養液,保證在體系中的優勢地位,達到快速降解特定污染物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
一種微電解生物強化法處理煉油廢堿液裝置,包括廢堿液儲罐1、微電解裝置2、營養液儲罐3、電解出水儲罐4、VTBR厭氧塔6、VTBR好氧塔7、好氧出水儲罐8和氣體吸收塔9;
廢堿液儲罐1的出水口經計量泵連接微電解裝置2的入水口,微電解裝置2的出水口、營養液儲罐3出水口均與電解出水儲罐4的入水口連接,電解出水儲罐4的出水口連接VTBR厭氧塔6下部的入水口,VTBR厭氧塔6上部的出水口連接VTBR好氧塔7下部的入水口,VTBR好氧塔7上設空氣進氣口5,VTBR好氧塔7上部的出水口與好氧出水儲罐8上部的入水口相連,定期排放;
廢堿液儲罐1、微電解裝置2、電解出水儲罐4和好氧出水儲罐8的上端均設有出氣口,四個出氣口均通過引風機與氣體吸收塔9下端的入氣口相連,氣體在氣體吸收塔9無害化處理后排放。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利用微電解裝置,通過添加優選后的特定介質填料,實現填料吸附和羥基自由基的氧化同步進行,達到去除惡臭味,以及鏈狀大分子、環狀有毒有害物質的斷鏈破環過程,提高廢堿液的可生化性。
(2)生化過程采用厭氧和好氧串聯組合模式,保證在密閉的一體化設備中不再產生二次惡臭氣體污染,厭氧產生氣體通過好氧過程徹底氧化處理,其余氣體通過氣體吸收裝置處理后達標排放。
(3)相比于其他煉化廢堿液處理設備,該裝置在常溫常壓下運行,對設備的機械強度要求較低,運行過程安全,操作方便;各段處理過程中再無其他污染物質產生;設備緊湊,空間利用率高,占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廉,運行狀態安全高效。
附圖說明
圖1是微電解生物強化法處理煉油廢堿液裝置示意圖。
圖中:1廢堿液儲罐;2微電解裝置;3營養液儲罐;4電解出水儲罐;
5空氣進氣口;6VTBR厭氧塔;7VTBR好氧塔;8好氧出水儲罐;
9氣體吸收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一種微電解生物強化法處理煉油廢堿液裝置,包括廢堿液儲罐1、微電解裝置2、營養液儲罐3、電解出水儲罐4、VTBR厭氧塔6、VTBR好氧塔7、好氧出水儲罐8和氣體吸收塔9;
廢堿液儲罐1的出水口經計量泵連接微電解裝置2的入水口,微電解裝置2的出水口、營養液儲罐3出水口均與電解出水儲罐4的入水口連接,電解出水儲罐4的出水口連接VTBR厭氧塔6下部的入水口,VTBR厭氧塔6上部的出水口連接VTBR好氧塔7下部的入水口,VTBR好氧塔7上設空氣進氣口5,VTBR好氧塔7上部的出水口與好氧出水儲罐8上部的入水口相連,定期排放;
廢堿液儲罐1、微電解裝置2、電解出水儲罐4和好氧出水儲罐8的上端均設有出氣口,四個出氣口均通過引風機與氣體吸收塔9下端的入氣口相連,氣體在氣體吸收塔9無害化處理后排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6401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