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內窺鏡的息肉取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61565.4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201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旭紅;譚回;熊鷹;禤璇;周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94 | 分類號: | A61B17/9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麗 |
| 地址: | 51803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圓形管道 內窺鏡 狹縫 息肉 管口 取出裝置 內鏡 斜坡 本實用新型 安裝方便 長度一致 管道側壁 活檢通道 相對設置 軸線平行 加厚 插入管 前端部 透明帽 彎曲部 側壁 插拔 取出 痛苦 安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窺鏡的息肉取出裝置,包括:圓形管道本體,所述圓形管道本體側壁設有與圓形管道軸線平行的狹縫,所述狹縫自圓形管道本體一端的管口開始,所述狹縫的長度與內窺鏡的內鏡前端部、彎曲部和插入管三者的總長度一致;所述圓形管道本體帶狹縫的一端管口設有透明帽,另一端保持圓形管道;所述圓形管道本體帶狹縫的一端由管內向管口沿管道側壁逐漸加厚形成斜坡,所述斜坡與狹縫相對設置。該裝置能迅速取出以往無法通過現有活檢通道的息肉,高效、安全,使用安裝方便,不會破壞現有內窺鏡的結構,適用于多種內窺鏡,使用時無需多次插拔內鏡,有效減輕患者痛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窺鏡的息肉取出裝置。
背景技術
內窺鏡是一種常用的醫療器械,目前使用的多為電子內窺鏡,電子內窺鏡一般包括:外置光源、內鏡及附屬的機械組成,其中,內鏡包括依次連接的前端部、彎曲部、插入管、操作部、接目部和與外置光源連接的導光光纜。前端部是內鏡的硬性部分,設有多個小孔和窗,分別為送氣送水出口孔、活檢通道出口孔、物鏡和導光窗。彎曲部位于前端部和插入管之間,能夠向不同方向做彎曲以實現前端部的多角度觀察。插入管內部容納有與送氣送水出口孔連通的送氣送水閥通道、與活檢通道出口孔連通的活檢通道、與導光窗連接的光線導光束以及與物鏡連接的導像束。使用時,將內窺鏡的內鏡前端部、彎曲部和插入管經人體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經手術做的小切口進入人體內,可直接窺視有關部位的變化。目前內鏡的活檢通道開口均位于操作部下方,是活檢鉗及各種治療用器械插入口,活檢鉗及各種治療用器械插入后通過活檢通道從前端部的活檢通道出口孔伸出。
息肉,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多余腫物,現代醫學通常把生長在人體粘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加邢⑷獾牟∪?,一般在內窺鏡(例如胃腸鏡)下經高頻電套取切除術后的息肉需整瘤取出進行病理活檢。而常用的電子內窺鏡的活檢通道孔徑一般在2.8mm-3.5mm,只能取出直徑小于5mm的息肉;對于直徑大于5mm的息肉,目前在內窺鏡下摘除息肉時,需經專用抓物鉗進入人體內取出或經負壓吸引在內鏡前端部的物鏡鏡面,隨內鏡前端部退出;部分切除的息肉滑入腸腔,難以抓取,醫生放棄抓取,要求患者留意隨大便排出體外,再送活檢;而對于多發性息肉,在內窺鏡下切除,需要抓取息肉退出內鏡后,再次進鏡,尋找第二枚息肉,再次切除,反復進出,增加病人痛苦,同時操作延時,造成很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目前內窺鏡治療下息肉取出耗時、操作不便以及增加患者痛苦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內窺鏡的息肉取出裝置,其適用于多發、較大息肉的取出,為多發、較大息肉的摘除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式。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內窺鏡的息肉取出裝置,包括:圓形管道本體,所述圓形管道本體側壁設有與圓形管道軸線平行的狹縫,所述狹縫自圓形管道本體一端的管口開始,所述狹縫的長度與內窺鏡的內鏡前端部、彎曲部和插入管三者的總長度一致;所述圓形管道本體帶狹縫的一端管口設有透明帽,另一端保持圓形管道;所述圓形管道本體帶狹縫的一端由管內向管口沿管道側壁逐漸加厚形成斜坡,所述斜坡與狹縫相對設置。
本實用新型內窺鏡的息肉取出裝置,可通過透明帽將其一端固定在現有內窺鏡的內鏡前端部,通過外用外置膠帶等易拆卸部件將其保持圓形管道的尾部固定在現有內窺鏡的內鏡插入管與操作部之間的部位,使用時一方面可以為操作器械提供有效的進出通道,保證操作器械沿著該通道進入到達目的部位而不損傷周圍組織,另一方面從管口開始設置的狹縫可使通道成為半開放槽道,從而實現較大息肉的取出,甚至達到無限制大小的息肉取出,為直徑大于5mm的息肉提供了充足的容納空間,利于直徑大于5mm的較大息肉的重復多次取出,可有效減少醫務人員的操作次數及時間,為操作提供便利,有效縮短整個操作過程,從而降低患者及醫務工作者的操作風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未經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615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