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深水鉆井用鉆桿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59560.8 | 申請日: | 201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939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朝輝;連志龍;蔣宏偉;溫欣;徐超;周聰;羅光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34/00 | 分類號: | E21B34/00;E21B17/00;E21B47/001;E21B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趙燕力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深水 鉆井 鉆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海洋深水鉆井技術裝備領域,具體是一種深水鉆井用鉆桿閥。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各國對石油需求的增加以及陸上和淺海油氣資源發現難度的增大,深水油氣勘探開發不斷升溫,深水鉆井工作量也越來越大。海洋深水鉆井作業環境惡劣,海水深度大幅增加,地下情況十分復雜,與陸地常規鉆井相比,深水鉆井對技術和裝備的要求更高。
然而我國的深水鉆進水平還處于起步階段,技術并不嫻熟,一些深水鉆井的設備還在研發過程中,就目前我國常用的鉆桿閥來說,現有的鉆桿閥結構復雜,導致維修困難,且功能單一,不能及時的反映水底的情況,不利于作業員進行鉆井作業,鉆桿閥也會給鉆井操作帶來一定限制,增加鉆井操作復雜性,甚至有時不能及時防止U 型管效應的發生,已經不能滿足如今大規模鉆井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深水鉆井用鉆桿閥,以達到防止U型管效應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深水鉆井用鉆桿閥,深水鉆井用鉆桿閥包括:外筒,外筒沿豎直方向設置,且外筒的下端筒壁上設置有溢流口;內筒,套設在外筒內,內筒的上端密封固定在溢流口的上方,內筒的下端位于溢流口的下方;閥板,閥板密封設置在內筒的下端,并且閥板與內筒的下端鉸接;推桿組件,能夠沿外筒的軸向滑動,推桿組件具有伸出位置和回縮位置,在伸出位置時,推桿組件的一端能夠將閥板頂開并與外筒的下端連通,在回縮位置時,推桿組件的一端完全回縮至內筒內。
進一步地,深水鉆井用鉆桿閥還包括環形閥,設置在內筒與外筒之間,并且環形閥位于溢流口的下方。
進一步地,內筒的上端具有徑向凸緣,內筒通過徑向凸緣固定在外筒的內壁。
進一步地,閥板的一端鉸接在內筒的下端,閥板的另一端能夠繞閥板的一端轉動,深水鉆井用鉆桿閥還包括彈簧,彈簧的一端與內筒的內壁連接,彈簧的另一端與閥板連接。
進一步地,閥板包括對稱設置在內筒下端的第一閥板和第二閥板,第一閥板的一端和第二閥板的一端均與內筒的下端鉸接,第一閥板的另一端和第二閥板的另一端能夠對接并將內筒的下端封閉。
進一步地,推桿組件包括連接筒和推板,推板上設置有軸向通孔,推板的外徑與外筒上端外徑相適配,推板能夠沿外筒的軸向滑動,連接筒為筒狀結構,連接筒與軸向通孔連通,并且連接筒固定在推板的下表面。
進一步地,推板與外筒之間設置有密封環。
進一步地,外筒的中部固定設置有導向套,連接筒穿設在導向套中并能夠隨推板一起沿外筒的軸向滑動。
進一步地,深水鉆井用鉆桿閥還包括感應組件和控制組件,感應組件設置在外筒的下端,控制組件與感應組件連接。
進一步地,感應組件包括氣體檢測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氣體檢測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間隔設置在外筒的下端內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外筒的下端位置設置溢流口,可以利用壓強差將內部的泥漿及時排出,防止U型管效應的產生。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深水鉆井用鉆桿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深水鉆井用鉆桿閥中控制原理框圖。
圖中附圖標記:10、外筒;11、溢流口;12、密封環;13、導向套;20、內筒; 30、閥板;40、推桿組件;41、連接筒;42、推板;50、環形閥;60、彈簧;71、氣體檢測傳感器;72、壓力傳感器;81、供電單元;82、輸入單元;83、自檢單元;84、處理單元;85、控制單元;86、輸出單元;87、終端服務器;88、報警器;89、信號放大單元;90、顯示屏。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5956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