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有除塵裝置紡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58306.6 | 申請日: | 201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666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浙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嵊州市創匯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B01D46/00;B01D46/30;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吳玉玲 |
| 地址: | 312455 浙江省紹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除塵 裝置 紡織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帶有除塵裝置紡織機。
背景技術
紡織原意是取自紡紗與織布的總稱,但是隨著紡織知識體系和學科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特別是非織造紡織材料和三維復合編織等技術產生后,現在的紡織已經不僅是傳統的手工紡紗和織布,也包括無紡布技術,現代三維編織技術,現代靜電納米成網技術等生產的服裝用、產業用、裝飾用紡織品。所以現代紡織是指一種纖維或纖維集合體的多尺度結構加工技術。古代的紡織與印染技術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紡織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簡單的手工紡織工具。直至今天,日常生活中的服裝、安全氣囊和窗簾地毯都是紡織和印染技術的產物。
紡織機又叫紡機、織機、棉紡機等,古代的紡織機是依靠人力帶動的織布機。紡織機就是把線、絲、麻等原材料加工成絲線后織成布料的工具全稱。常見的紡織機不具有除塵的功能,在紡織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顆粒和絮狀物,不僅會給工作人員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危害,而且一些絮狀物如不及時清理,還會污染生產的紡織產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除塵裝置紡織機,具備自動除塵的優點,解決了常見的紡織機不具有除塵功能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有除塵裝置紡織機,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頂部從左到右依次固定連接有安裝柱和紡織機本體,所述安裝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吸塵管道,所述吸塵管道遠離安裝柱的一端并且位于紡織機本體的上方固定連接有與其相互連通的擴風口,所述吸塵管道內壁底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抽風機,所述吸塵管道的前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外殼,所述電機外殼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遠離驅動電機的一端貫穿吸塵管道且延伸至其內部,位于吸塵管道內部的轉動軸表面套接有轉動軸套,所述轉動軸套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除塵翅片,所述除塵翅片的表面固定連接有除塵鐵絲網,所述吸塵管道的內部并且位于抽風機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除塵網,所述吸塵管道的頂部并且對應旋轉套軸的位置固定連接有灑水外殼,所述灑水外殼的內部設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的一端貫穿灑水外殼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灑水外殼的內壁并且位于進水管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灑水滴頭,所述灑水滴頭的頂部與進水管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灑水滴頭的底部穿過固定板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吸塵管道的頂部對應灑水滴頭的位置開設有通槽,所述吸塵管道的底部并且位于轉動軸套的下方固定連接有與其相互連通的收集水箱,所述吸塵管道的底部對應集水箱的位置開設有通槽,所述收集水箱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濾水網,所述收集水箱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與其相互連通的水泵,所述水泵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與其相互連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遠離水泵的一端貫穿收集水箱且延伸至其外部與輸水管固定連接,所述輸水管遠離出水管的一端與進水管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除塵網包括網狀除塵板,所述網狀除塵板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海綿除塵塊,所述海綿除塵塊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黏性粘塵板。
優選的,所述除塵翅片的數量為八個且等距離環繞設置在轉動軸套的表面,所述灑水滴頭的數量為不少于五個。
優選的,所述灑水外殼外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密封墊圈,所述第一密封墊圈的底部與吸塵管道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收集水箱外壁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密封墊圈,所述第二密封墊圈的頂部與吸塵管道的底部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吸塵管道、擴風口、抽風機、電機外殼、驅動電機、轉動軸、轉動軸套、除塵翅片、除塵鐵絲網、除塵網、灑水外殼、進水管、固定板、灑水滴頭、收集箱、水泵、出水管和輸水管相互配合,實現了除塵的效果,能夠將紡織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顆粒和絮狀物進行收集,避免大量的粉塵和絮狀物給工作人員身體帶來的危害,同時避免了絮狀物和粉塵對紡織產品的污染。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密封墊圈和第二密封墊圈,使吸塵管道的密封性更好,避免吸收入吸塵管道的粉塵顆粒和絮狀物從縫隙中飄散出,避免了二次污染,從而使除塵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圖的結構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A的結構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3中B-B的結構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除塵網正視圖的結構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嵊州市創匯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嵊州市創匯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5830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