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泵的進排液閥及往復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51285.5 | 申請日: | 2017-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367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孫萬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博山水泵制造廠 |
| 主分類號: | F04B53/10 | 分類號: | F04B53/10 |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專利代理事務所37223 | 代理人: | 任建堂 |
| 地址: | 25520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進排液閥 往復泵 | ||
技術領域
泵的進排液閥及往復泵,屬于往復泵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泵吸入的介質的體積要小于泵腔的體積,兩者越接近泵的工作效率越高,泵的工作效率受到死隙的較大影響,死隙也就是泵工作過程中活塞或者柱塞無法到達、介質無法被輸送出去的間隙,死隙往往產生于泵的進排液閥處,所以進排液閥的結構決定了死隙的大小,死隙越大,泵的效率越低,尤其是在輸送二氧化碳類容易汽化的液體時,液體介質在死隙處汽化,會嚴重降低泵的工作效率,目前往復泵的進排液閥普遍存在死隙較大的問題,以往有的泵將進液閥設置在柱塞的前端,但是這種結構只能適用于輸送小流量的介質,無法滿足大流量輸送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死隙小,提高泵的工作效率的泵的進排液閥及往復泵。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泵的進排液閥,包括閥座,閥座上開設有閥腔,閥腔進液端設有進液組件,閥腔的排液端設有排液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上還開設有進液流道,進液組件通過彈性部件連接閥座,彈性部件帶動進液組件向閥座一側移動并關閉進液流道;進液組件上還開設有連通進液流道與泵腔的進液腔,進液組件向遠離閥座一側移動后,進液流道通過進液腔連通泵腔。
優選的,所述進液組件為圓形的進液閥片,進液腔是開設在進液閥片中部的通孔。
優選的,所述閥座在靠近進液組件的一側開設有多個安裝腔,彈性部件固定在所述安裝腔內。可以避免彈性部件占用泵腔空間,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死隙,提高泵的工作效率。
優選的,所述彈性部件固定在所述進液流道內。減少彈性部件占用泵腔空間,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死隙,提高泵的工作效率。
優選的,所述彈性部件包括推桿、進液彈簧、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第一擋板與閥座固定連接,推桿一端與進液組件固定連接,另一穿過第一擋板后與第二擋板固定連接,進液彈簧設置在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之間。
優選的,所述閥座上開設有多個進液流道和多個安裝腔,進液流道與安裝腔交替設置。
優選的,所述閥腔開設在閥座的中部,閥座在閥腔外側開設有多個進液流道,進液腔對應開設在進液組件的中部。
一種往復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體、往復動力塞和上述的進排液閥,往復動力塞設置在泵體內,進排液閥設置在往復動力塞前側的泵腔內,進液組件設置在靠近往復動力塞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往復動力塞的前側設有伸入進液腔內的凸起部。這樣就可以進一步的減少死隙,在活塞向閥座一側移動進行排液時,凸起部就可以將進液腔內的介質排出。
優選的,所述凸起部向前伸入閥腔內。在活塞向閥座一側移動進行排液時,凸起部就可以將閥腔內的介質排出,極大的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
優選的,所述進液組件是與往復動力塞直徑相同的進液閥片。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泵的進排液閥的上述技術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進液流道開設在閥座上,并通過進液組件的往復運動實現進液流道的開啟和關閉,這樣可以有效減少進液流道與進液組件之間的死隙,從而有效提高泵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該泵的進排液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往復泵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進液閥片 2、進液腔 3、進液流道 4、閥座 5、閥腔 6、排液閥芯 7、排液彈簧 8、排液固定座 9、第一擋板 10、推桿 11、進液彈簧 12、第二擋板 13、安裝腔 14、活塞 15、泵體 16、凸起部。
具體實施方式
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1~3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參照圖1,該泵的進排液閥,泵的進排液閥,包括閥座4,閥座4上開設有閥腔5,閥腔5進液端設有進液組件,閥腔5的排液端設有排液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4上還開設有進液流道3,進液組件通過彈性部件連接閥座4,彈性部件帶動進液組件向閥座4一側移動并關閉進液流道3;進液組件上還開設有連通進液流道3與泵腔的進液腔2,進液組件向遠離閥座4一側移動后,進液流道3通過進液腔2連通泵腔。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然而熟悉本領域的人們應當了解,在這里結合附圖給出的詳細說明是為了更好的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必然超出了有限的這些實施例,而對于一些等同替換方案或常見手段,本文不再做詳細敘述,但仍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博山水泵制造廠,未經博山水泵制造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5128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飛機油泵綜合實驗臺
- 下一篇:一種進排液閥及往復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