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靈樞經筋針有效
申請號: | 201720250577.7 | 申請日: | 2017-03-16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2034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欣;鄧偉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志欣;鄧偉哲 |
主分類號: | A61H39/08 | 分類號: | A61H39/08;A61B17/32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龍江省哈爾*** | 國省代碼: | 黑龍;2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針尖 經筋 靈樞 針柄 針體 針本體 針尾 本實用新型 手部肌肉 一端連接 針體長度 卵圓形 平刃型 劍頭 施術 斜刃 損傷 痛苦 治療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靈樞經筋針,所述包括靈樞經筋針本體,所述靈樞經筋針本體包括針尖、針體和針柄,所述針尖與針體的一端連接,所述針體的另一端與針柄連接,其中,所述針尖為劍頭針尖、斜刃型針尖或平刃型針尖,所述針體長度為25?40mm,針體直徑為1?3mm,所述針柄長度為50mm,所述針柄的末端還連接有針尾,所述針尾呈卵圓形。相對于現有技術,該靈樞經筋針能夠減少治療對病人帶來的痛苦,療效高、見效快、無副作用,而且可以減少施術者手部肌肉的損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靈樞經筋針。
背景技術
目前,頭面、頸肩腰腿痛、肌肉、筋膜、腱鞘、韌帶、關節滑膜和骨膜等軟組織損傷,通常以服藥、膏藥外貼、按摩、理療、中藥導入、針灸、嚴重者應用外科技術等方法治療,傳統的這些非手術療法,療效不夠理想,容易復發,難以根治,而外科手術則創傷大,切口愈合形成瘢痕可能加重軟組織損傷。
因而特別需要一種能夠治療上述病癥并達到根治效果的特殊針具,以往已有相似的專利申請,但使用有造成手指肌肉損傷的風險,壓痛點需要術者反復用手指按壓施術。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能夠減少治療對病人帶來的痛苦,療效高、見效快、無副作用的靈樞經筋針,是本實用新型要決解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和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能夠減少治療對病人帶來的痛苦,且療效高、見效快、無副作用的靈樞經筋針。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靈樞經筋針,所述包括靈樞經筋針本體,所述靈樞經筋針本體包括針尖、針體和針柄,所述針尖與針體的一端連接,所述針體的另一端與針柄連接,其中,所述針尖為劍頭針尖、斜刃型針尖或平刃型針尖,所述針體長度為25-40mm,針體直徑為1-3mm,所述針柄長度為50mm,所述針柄的末端還連接有針尾,所述針尾呈卵圓形。
進一步,所述劍頭針尖包括劍脊、劍鋒和劍刃,所述劍脊與兩條劍刃所形成的兩部分凹面。
經一步,所述斜刃型針尖包括針鋒和斜刃,所述斜刃分布在針鋒的兩側,所述針鋒兩側的坡度為2-4度,所述斜刃與針體的中心線夾角為30-40度。
進一步,所述平刃型針尖包括針鋒和平刃,且所述針鋒兩側的坡度為2-4度,所述平刃與針體的中心線垂直。
進一步,所述針尖與針體一體成型,或相互粘結固定。
進一步,所述針體與針柄一體成型,或相互粘結固定。
進一步,所述靈樞經筋針由不銹鋼制成且外表面鍍一層鉻。
進一步,所述針體長為30mm或35mm,針體直徑為1.2、1.5或2.0mm。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由于將針尖設為劍頭針尖、斜刃型針尖或平刃型針尖,通過針柄末端選取壓痛點,利用針尖即可完成治療,使得對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的痛苦減小,并且見效塊,療效高,無副作用,無疤痕,不影響功能活動,手術后也不需要住院,本實用新型的靈樞經筋針通過對軟組織損傷部位進行關刺、恢刺、短刺法治療,以挑割、松解、分離橫絡達到減輕或根治各種疼痛,尤其是長期頑痛,可以治療并根除下列病癥,如頭頸面部腰背四肢的肌肉、筋膜、腱鞘、韌帶、滑囊等軟組織損傷形成的后遺癥和壓痛點,頸、肩、腰、指、腕、肘、髖、膝、踝趾關節的炎性疼痛以及與經筋相關的經筋內臟病。特別適用于治療并根除頸椎病、肩周炎、頑固性腰腿痛、腱鞘炎、肘、膝、髖關節疼痛、跟痛癥等疼痛病癥。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志欣;鄧偉哲,未經楊志欣;鄧偉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505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緩解痛經的艾灸裝置
- 下一篇:電磁波治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