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飯煲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47843.0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710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6 |
| 發明(設計)人: | 馬利;劉化勇;梁志佳;黃韋銘;羊小亮;楊云;羅飛龍;瞿月紅;黃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528311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飯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飯煲。
背景技術
如圖2和圖3所示,現有電飯煲的內鍋200'安裝到電飯煲的外鍋100'后,電飯煲的內鍋200'與外鍋100'間隔設置以形成用于保溫隔熱的保溫腔300',由于內鍋200'和外鍋100'之間的保溫腔300'內沒有設置隔熱結構,內鍋200'底部通過電磁感應產生的熱量容易從內鍋200'與外鍋100'頂部接觸的位置散失,因此,現有電飯煲的保溫效果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電飯煲,旨在提高電飯煲的保溫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電飯煲,包括:外鍋;內鍋,所述內鍋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的周沿向上延伸的側壁,所述內鍋設于所述外鍋內,所述側壁的上沿向外彎折并搭接于所述外鍋的上沿,所述內鍋與所述外鍋之間形成保溫腔;以及至少一個隔熱件,所述隔熱件呈環形,所述隔熱件設于所述保溫腔內并在上下方向分隔所述保溫腔。
優選地,所述隔熱件為凸設在所述側壁外壁面的隔熱環,所述隔熱環的外壁面與所述外鍋的內壁面相接觸。
優選地,所述隔熱環的外壁面和/或所述外鍋的內壁面設有耐磨涂層。
優選地,所述隔熱件的數量為一個,且所述隔熱件包括:凸設在所述外鍋內壁面的支撐環和凸設在所述側壁外壁面的抵接環,所述內鍋安裝到位后,所述抵接環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支撐環的上表面。
優選地,所述外鍋包括加熱部和與所述加熱部相連接的保溫部,所述保溫部的下邊沿與所述加熱部的上邊沿固定連接,所述隔熱件貼合于所述保溫部的內壁面。
優選地,所述保溫部包括外鍋本體和外殼罩,所述外鍋本體與所述外殼罩均呈圓筒形設置,且所述外殼罩的下邊沿與所述外鍋本體的上邊沿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隔熱件鄰近所述外殼罩與所述外鍋本體的連接處設置。
優選地,所述加熱部為線圈盤,所述加熱部的外壁面設有電磁感應線圈。
優選地,所述外鍋本體由蓄熱材料制成,所述外殼罩由隔熱材料制成。
優選地,所述隔熱環與所述內鍋為一體成型設置。
電飯煲內鍋的上沿與外鍋的上沿搭接在一起,并在內鍋與外鍋之間形成保溫腔,由于內鍋與外鍋搭接的位置存在縫隙,保溫腔內的熱量能夠從該縫隙散失,因此,現有的電飯煲保溫性能較差。本實用新型電飯煲在保溫腔內設有至少一個隔熱件,該隔熱件能夠隔斷保溫腔,避免熱量從保溫腔的頂部的縫隙散失,從而提高電飯煲的保溫性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飯煲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電飯煲內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電飯煲內鍋與外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飯煲一實施例中內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的內鍋與外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為圖5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電飯煲另一實施例中內鍋與外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中C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478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壓圈、電飯煲的鍋蓋和電飯煲
- 下一篇:烹飪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