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降低水中殘余硬度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47815.9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703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行赫;張一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行赫;張一旭 |
| 主分類號: | C02F5/00 | 分類號: | C02F5/00;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湯財寶 |
| 地址: | 10000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降低 水中 殘余 硬度 裝置 | ||
1.一種用于降低水中殘余硬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軟化劑輸送裝置和凝聚劑輸送裝置,所述軟化劑輸送裝置和凝聚劑輸送裝置分別與澄清裝置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降低水中殘余硬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軟化劑輸送裝置包括:用于制備軟化劑的溶解箱(1),所述溶解箱(1)的上端設置有進水管(2)及攪拌器(3),所述溶解箱(1)經第一管道連接至溶液箱(5),且所述第一管道上設置有輸送泵(4),所述溶液箱(5)通過第二管道(11)與所述澄清裝置相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降低水中殘余硬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聚劑輸送裝置包括:用于制備凝聚劑的凝聚劑制備裝置,所述凝聚劑制備裝置中制備的凝聚劑經第三管道(12)輸送至所述澄清裝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降低水中殘余硬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聚劑制備裝置包括:用于儲存凝聚劑的凝聚劑儲存池(7),所述凝聚劑儲存池(7)包括儲存池上部和內徑或寬度小于所述儲存池上部的儲存池底部,且所述儲存池上部的下端面高于儲存池底部,所述儲存池上部與儲存池底部由中間連接件連接形成一體,且所述儲存池底部的上端設置有濾板(9)。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降低水中殘余硬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板(9)的上側鋪設濾砂(8)。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降低水中殘余硬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裝置包括:用于軟化劑及凝聚劑發生反應并澄清反應水的澄清池(13),所述澄清池(13)內懸空設置有用于混合軟化劑和凝聚劑的混合室(15),所述混合室(15)的底部設置有開孔,所述混合室(15)的一側連接有澄清池進水管(14),且所述混合室(15)內設置有第二攪拌器(16)。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降低水中殘余硬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11)與第三管道(12)伸入到所述混合室(15)內的位置處于不同高度。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降低水中殘余硬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13)的底部設置用于排出反應沉淀物的排污管(18),所述澄清池(13)的上部設置有用于排出澄清處理后的清水的排水管(17),所述排水管(17)上連接輸水管(19),所述輸水管(19)用于向所述軟化劑輸送裝置和/或凝聚劑輸送裝置輸送稀釋水。
9.如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降低水中殘余硬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15)的外側設置有反應室(20),所述反應室(20)的內徑大于所述混合室(15)的外徑,所述反應室(20)的上端面與所述澄清池(13)的上端面齊平。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用于降低水中殘余硬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室(20)的上部為柱體結構,下部為錐臺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行赫;張一旭,未經張行赫;張一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4781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