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聚氨酯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46535.6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435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潘思逸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思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氨酯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氨酯反應釜。
背景技術
聚氨酯材料是目前國際上性能最好的保溫材料。主鏈含—NHCOO—重復結構單元的一類聚合物。英文縮寫PU。由異氰酸酯(單體)與羥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由于含強極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于非極性基團,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韌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實際生產中,聚氨酯反應溫度需要控制在60-100度之間,反應溫度過高,線性分子鏈反應易出現不良問題,產生支化和交聯,影響分子間的規則性。因此,聚氨酯合成對溫度要求還是比較高的,現有技術的聚氨酯反應釜在溫度控制能力上明顯不足,需要人工更具溫度表來實現是否加熱或降溫,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點,旨在提供一種聚氨酯反應釜。
(二)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聚氨酯反應釜,包括釜體以及與釜體配合的釜蓋,所述釜體由隔熱層、冷卻層以及金屬反應罐組成;
所述釜蓋上端還設有攪拌機,所述攪拌機下端為攪拌桿,所述攪拌桿延伸至反應罐內部;
所述冷卻層一側連接有進氣管路,另一側連接出氣管路,所述進氣管路設有進氣電磁閥,所述出氣管路出口端設置有排風罩;
所述反應罐的外壁纏繞有加熱層,所述加熱層一側設置有溫度控制電路;
所述溫度控制電路包括溫控開關、驅動電源和限流電阻,所述驅動電源為進氣電磁閥供電;所述溫控開關通過限流電阻與進氣電磁閥的觸發端連接,并且,溫控開關導通后,進氣電磁閥開,冷卻氣體進入冷卻層;
溫控開關用于感應反應罐的實時溫度;
所述釜蓋內側設置有攝像頭裝置,所述攝像頭裝置周圍安裝有LED燈組,所述攝像頭裝置通過線路連接顯示屏。
進一步,所述攪拌桿上設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為圓弧形攪拌葉片,上層為橫向攪拌葉片。
進一步,所述隔熱層由隔熱瓦制成,或者在隔熱層內填充隔熱棉。
進一步,該樹脂反應釜下端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安裝有閥門。
進一步,所述溫控開關為KSD301,且溫控開關的導通溫度按需設定。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通過溫控開關實現自動聚氨酯反應釜自動降溫,溫控開關反應速度大大高于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且無需工人職守,解放了勞動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聚氨酯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聚氨酯反應釜溫度控制電路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聚氨酯反應釜,包括釜體1以及與釜體1配合的釜蓋2,所述釜體1由隔熱層3、冷卻層4以及金屬反應罐5組成;
所述釜蓋2上端還設有攪拌機6,所述攪拌機6下端為攪拌桿7,所述攪拌桿7延伸至反應罐5內部;
所述冷卻層4一側連接有進氣管路8,另一側連接出氣管路9,所述進氣管路8設有進氣電磁閥10,所述出氣管路9出口端設置有排風罩11;
所述反應罐5的外壁纏繞有加熱層12,所述加熱層一側設置有溫度控制電路19;
所述溫度控制電路19包括溫控開關、驅動電源和限流電阻,所述驅動電源為進氣電磁閥10供電;所述溫控開關通過限流電阻與進氣電磁閥10的觸發端連接,并且,溫控開關導通后,進氣電磁閥10開,冷卻氣體進入冷卻層;
溫控開關用于感應反應罐5的實時溫度;
所述釜蓋1內側設置有攝像頭裝置13,所述攝像頭裝置13周圍安裝有LED燈組14,用于照亮反應罐5內部,方便攝像頭裝置13記錄內部反應圖像,所述攝像頭裝置13通過線路連接顯示屏15,內部反應圖像從顯示屏15顯示出來,員工可以直觀地看到反應過程,從而有助于判斷聚合反應程度。
所述攪拌桿7上設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為圓弧形攪拌葉片16,上層為橫向攪拌葉片17。
所述隔熱層3由隔熱瓦制成,或者在隔熱層3內填充隔熱棉。
該樹脂反應釜下端設置有出料口18,所述出料口18安裝有閥門。
所述溫控開關為KSD301,且溫控開關的導通溫度可按需設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思逸,未經潘思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465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脂肪族減水劑生產線用中和釜
- 下一篇:一種分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