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起動機電磁開關的密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45948.2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894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鴻翔汽車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50/02 | 分類號: | H01H50/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錢成岑 |
| 地址: | 613199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起動機 電磁 開關 密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起動機領域,特別是一種起動機電磁開關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起動機包括電樞、與電樞連接的電磁開關,通過撥叉與電磁開關相連接的驅動齒輪。當起動機通電后,電磁開關通過撥叉撥動驅動齒輪移動,使驅動齒輪與汽車發動機的飛輪齒環嚙合,電磁開關通過動、靜觸頭使電樞通電,電樞帶動驅動齒輪旋轉,從而將汽車發動機起動。更具體地說,當起動機的電磁開關通電后,電磁線圈產生電磁吸力,使第一動鐵芯和第二動鐵芯朝向靜觸頭移動,進而帶動撥叉轉動使驅動齒輪與汽車發動機的飛輪齒環嚙合。為了保證電磁開關內動觸頭和靜觸頭接觸良好,一般要求蓋體的內腔為密封狀態,以防止有灰塵和濕氣進入而影響動觸頭和靜觸頭的接觸界面的良好性,然而,在實際使用中,由于動鐵芯和動觸頭的頻繁撞擊,會導致殼體和蓋體之間的連接界面產生間隙,導致灰塵和濕氣進入蓋體內,電磁開關時而出現接觸不良現象,進而影響了電磁開關的工作穩定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種起動機電磁開關的密封結構,通過設置環形槽和彈性密封圈,可有效阻止外界灰塵和濕氣進入蓋體內,進而解決電磁開關接觸不良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起動機電磁開關的密封結構,包括殼體,封蓋在殼體開口上的蓋體,其特征在于,蓋體與殼體相配合連接的一端為連接端,連接端的外邊緣設有環形槽,蓋體與殼體相連接的界面設有彈性密封圈,蓋體和殼體通過彈性密封圈密封固定。
由于上述結構的設置,環形槽的作用不同于螺紋槽,其不僅比螺紋槽的尺寸要大,而且主要是用于容納外界侵入的灰塵和濕氣,當有灰塵和濕氣進入時,灰塵和濕氣掠過環形槽的槽壁,其攜帶的大部分的灰塵顆粒和水汽會沉積在環形槽的槽壁上,進而起到了凈化的作用;彈性密封圈主要是用來緩沖吸收殼體和蓋體之間的機械振動,以及動鐵芯和動觸頭帶來的沖擊,減小其產生的間隙,同時,由于彈性密封圈的密封作用,能夠隔離大部分的灰塵和濕氣,配合環形槽的作用,可有效阻止外界灰塵和濕氣進入蓋體內,進而解決電磁開關接觸不良的問題,提高了電磁開關的工作穩定性。
為了提高密封固定效果,蓋體的連接端為Z形結構,殼體的開口邊緣向內折疊形成L形結構的扣合部,扣合部將彈性密封圈壓緊在連接端Z形結構外側的轉角處,并通過扣合的方式將殼體和蓋體固定連接。
進一步,為了更好地發揮環形槽的作用,環形槽設于連接端Z形結構的最外側面處,連接端Z形結構的最外側面的寬度尺寸不小于蓋體的厚度尺寸,環形槽的深度尺寸不大于連接端Z形結構的最外側面與蓋體外側面的直徑之差。
作為優選,連接端Z形結構的最外側面的寬度尺寸不超過蓋體厚度尺寸的3倍,環形槽的寬度為連接端Z形結構的最外側面的寬度的1/3-2/3。
作為優選,彈性密封圈為橡膠密封圈,其寬度尺寸不小于連接端Z形結構的最外側面與蓋體外側面的直徑之差的1.2倍。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環形槽和彈性密封圈,可有效阻止外界灰塵和濕氣進入蓋體內,進而解決了電磁開關接觸不良的問題,提高了電磁開關的工作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汽車起動機的電磁開關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標記:1為殼體,101為扣合部,2為蓋體,201為連接端,3為環形槽,4為彈性密封圈,5為動鐵芯,6為動觸頭,7為靜觸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起動機電磁開關的密封結構,包括殼體1,封蓋在殼體1開口上的蓋體2,蓋體2與殼體1相配合連接的一端為連接端201,蓋體2的另一端密封連接有靜觸頭7,連接端201的外邊緣設有環形槽3,蓋體2與殼體1相連接的界面設有彈性密封圈4,蓋體2和殼體1通過彈性密封圈4密封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鴻翔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鴻翔汽車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459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