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沖擊地壓加長錨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45885.0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393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路林;侯鑫;張順蛟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D21/00 | 分類號: | 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沖擊 地壓 加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錨桿支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沖擊地壓加長錨桿。
背景技術
錨桿長度受巷道斷面大小的限制被控于一定的范圍之內,為把下部圍巖懸吊在上部穩定巖層中,應盡可能加長錨桿長度。沖擊地壓分壓力型沖擊地壓、構造應力型沖擊地壓、重力構造應力綜合型沖擊地壓3種,促成沖擊地壓的因素錯綜復雜,因其受力多為突變情況,對錨桿的彈性變形要求較高,不然容易出現錨桿折斷或固定不住崩塌的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沖擊地壓加長錨桿,解決了因巷道斷面大小的限制,錨桿不能加長的問題,以及在沖擊地壓發生過程中,對錨桿彈性變形要求較大的問題。
一種防沖擊地壓加長錨桿,包括前錨桿體、前彈簧、后彈簧,后錨桿體、前套筒、中間彈簧、后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錨桿體和后錨桿體分別包括前擋塊和后擋塊,所述前彈簧套在前錨桿體上,其內徑與前錨桿體相匹配,左側與前擋塊緊密接觸,所述后彈簧套在后錨桿體上,其內徑與后錨桿體相匹配,右側與后擋塊緊密接觸,所述中間彈簧位于前擋塊和后擋塊之間,其右側與前擋塊左側緊密接觸,其左側與后擋塊右側緊密接觸,所述前套筒右側斷面中心留有圓孔,可穿過前錨桿體,其內部設有內螺紋,所述后套筒左側斷面中心留有圓孔,可穿過后錨桿體,其外部設有外螺紋,用于與前套筒內螺紋連接。
其中,前錨桿體和后錨桿體都為一端帶擋塊的桿體,分別用以與前彈簧和后彈簧配合。
其中,前彈簧和后彈簧為高強度彈簧,它們的內徑分別與前錨桿體和后錨桿體配合,最大外直徑不超過前擋塊和后擋塊的直徑。
其中,中間彈簧為高強度彈簧,安裝于前擋塊和后擋塊之間,其最大外直徑不超過前擋塊和后擋塊的直徑。
其中,前套筒為高強度金屬材質,一端表面中心留有圓孔,用于與前錨桿體配合,一端表面開口,前套筒長度為前彈簧長度、前擋塊厚度、中間彈簧長度一半之和,其內徑與前擋塊直徑匹配,并且其內部表面全設有內螺紋,用于與前套筒外螺紋配合。
其中,后套筒為高強度金屬材質,一端表面中心留有圓孔,用于與后錨桿體配合,一端表面開口,后套筒長度為后彈簧長度、后擋塊厚度、中間彈簧長度一半之和,其內徑與后擋塊直徑匹配,并且其外部表面全設有外螺紋,用于與前套筒表面內螺紋連接。
其中,彈簧預緊力大小由前套筒內螺紋和后套筒外螺紋配合程度決定。
其中,錨桿變形量主要由三根彈簧變形量組成,實現了錨桿在強突變應力作用下所需要的較大彈性變形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沖擊地壓加長錨桿,相比現有技術,其有益效果為:解決了因巷道斷面大小限制,錨桿不能加長的問題,保證了錨桿在強突變應力作用下所需要的較大彈性變形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沖擊地壓加長錨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沖擊地壓加長錨桿的錨桿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沖擊地壓加長錨桿的套筒結構示意圖。
圖中,1-前錨桿體,2-前彈簧,3-前擋塊,4-后擋塊,5-后彈簧,6-后錨桿體,7-后套筒,8-外螺紋,9-中間彈簧,10-內螺紋,11-前套筒,12-螺紋連接處,13-圓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防沖擊地壓加長錨桿,包括前錨桿體1、前彈簧2、后彈簧5,后錨桿體6、前套筒11、中間彈簧9、后套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錨桿體1和后錨桿體6分別包括前擋塊3和后擋塊4,所述前彈簧2套在前錨桿體1上,其內徑與前錨桿體1相匹配,左側與前擋塊3緊密接觸,所述后彈簧5套在后錨桿體6上,其內徑與后錨桿體6相匹配,右側與后擋塊4緊密接觸,所述中間彈簧9位于前擋塊3和后擋塊4之間,其右側與前擋塊3左側緊密接觸,其左側與后擋塊4右側緊密接觸,所述前套筒11右側斷面中心留有圓孔13,可穿過前錨桿體1,其內部設有內螺紋10,所述后套筒7左側斷面中心留有圓孔13,可穿過后錨桿體6,其外部設有外螺紋8,用于與前套筒內螺紋10連接。
其中,前錨桿體1和后錨桿體6都為一端帶擋塊的桿體,分別用以與前彈簧2和后彈簧5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458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礦用錨索
- 下一篇:一種智能型防逆流控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