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載手機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45639.5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334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茵茵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茵茵 |
| 主分類號: | H04M1/04 | 分類號: | H04M1/04;B60R11/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12201 | 代理人: | 潘俊達 |
| 地址: | 中國香港鳳崗鎮雁田*** | 國省代碼: | 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載 手機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手機支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載手機支架。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觸屏手機普及率極高,功能應用也極其多樣,隨處可見人們使用手機進行操作,但在開車行駛時,也會運用到智能手機的導航功能和一些通訊需求,然而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車用手機支架設計呆板,結構復雜,成本高,通用性差,不能滿足多種形式的固定要求;而且靈活性差,使用麻煩。
另外,在用手機進行上網或者是聊天等操作時,一般的使用者常常單手操作手機屏幕,由于不小心或者擁擠碰撞,容易導致手機摔落造成損壞,而且當人們在長時間觀看視頻時,還需另外尋找其它物品進行支托,給人們使用帶來不便。為了解決該問題,現有技術設計出手機指環,手機指環的貼板用于貼合在手機背部,用戶可以穿過手機指環的圓環件,在手持手機的時候加以固定。
然而,當手機安裝手機指環后,若想用現有的兩側夾緊式夾持支架的時候,由于手機背部安裝的手機指環有一定的厚度,兩側夾持式支架的夾持器對手機夾持的穩定性不高,或是需要設計成具有更大夾持厚度,但當用具有大夾持厚度的夾持器對沒有安裝手機指環的手機進行夾持時,厚度余量足以使手機振動的同時產生偏移甚至脫落。
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針對手機指環的可拆卸的車載手機支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匹配手機指環、轉動靈活、使用方便、固定牢固、結構簡單的車載手機支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車載手機支架,包括指環組件和指環支架,所述指環組件包括貼板、連接柱和指環,所述指環通過所述連接柱轉動連接于所述貼板,所述指環支架包括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的一面設置有支撐螺紋柱,所述支架本體的另一面設置有容納所述指環插入的插接槽,所述指環組件通過所述插接槽可拆卸安裝于所述指環支架。
其中,指環的尺寸與插接槽的尺寸相匹配,貼板與指環之間的縫隙與插接槽的上壁相配合;在指環插入過程中,利用指環、貼板和插接槽之間相成的壓力,可以使指環組件與指環支架實現穩固、可靠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車載手機支架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架本體的兩側壁均沿遠離插接槽方向延伸形成限位凸起,所述貼板的側壁與所述限位凸起限位配合。通過在支架本體的兩側設置限位凸起,這樣當指環插入插接槽時,與指環連接的貼板恰好與限位凸起進行限位配合,從而提高指環組件與指環支架連接的可靠性,避免指環插入后掉出或松脫移動;同時兩側的限位凸起還可以固定手機位置而令手機不會左右搖擺和晃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車載手機支架的一種改進,所述限位凸起包括圓弧段及連接于圓弧段兩端的限位段。將限位凸起設置成圓弧狀結構,一方面可節省用材,另一方面,這樣可減少貼板側壁與支架本體的接觸面,防止限位凸起對貼板限位過緊,而影響指環組件的插入和拔出操作。
作為本實用新型車載手機支架的一種改進,所述插接槽內設置有容納所述連接柱插入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用于配合與指環連接的連接柱,方便指環組件順利進行插入和拔出操作,同時可以對指環組件作進一步固定,以防止插入的指環組件前后搖晃。
作為本實用新型車載手機支架的一種改進,所述插接槽的形狀呈“U”字形。需要說明的是,插接槽還可為其它任意的形狀,其具體的形狀和尺寸根據指環的形狀和尺寸進行設計。
作為本實用新型車載手機支架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架本體的側壁與所述插接槽之間開設有通孔。通過開設通孔一方面可減少用材,另一方面可減輕支架重量。
作為本實用新型車載手機支架的一種改進,所述貼板設置有與所述連接柱相適配的安裝孔,所述連接柱通過所述安裝孔與所述貼板鉸接連接。通過連接柱,指環可實現360度轉動,任意變換方位和角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車載手機支架的一種改進,所述貼板還設置有用于與手機后殼體粘接的粘貼層。其中,粘膠層可為3M膠、不干膠或泡沫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茵茵,未經黃茵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4563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