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通道人工仿生肺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243954.4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069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廣毅;李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拱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16 | 分類號: | A61M1/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12002 | 代理人: | 劉書元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道 人工 仿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仿生肺裝置,特別是一種微通道人工仿生肺裝置。
背景技術
體外氧合器是目前用于冠狀動脈旁路移植(CABG)手術中的短期呼吸支持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的拯救,但是體外氧合器只能短期使用,并且所需的血液灌注體積過大,在進行膜氧合的患者中對高濃度抗凝劑的嚴重依賴將導致嚴重的安全問題和并發(fā)癥高發(fā)生率。
慢性肺病患者需要長期呼吸支持,器官移植是目前慢性肺病有效的治療手段,但由于供體器官嚴重短缺和免疫抑制治療的缺點,需要開發(fā)更持久和潛在可穿戴的氧合系統(tǒng),使得該技術能夠更安全和更有效地應用于急性和慢性肺病病癥,并且將改善和延長大量患者的生活。
基于MEMS微加工技術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實驗芯片應用中,正積極的探索用于支持肝、腎和肺等器官的醫(yī)療裝置。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基于MEMS微加工技術,設計一種微通道人工仿生肺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微通道人工仿生肺裝置,包括進氣口、血液入口、氧合裝置、出氣口和血液出口,氧合裝置由多個傳輸模塊垂直疊加組成,單個傳輸模塊之間通過垂直通道連接。所述單個傳輸模塊中包含血液通道、氧氣通道和薄膜。所述薄膜設置在血液通道和氧氣通道之間,用于隔離血液通道和氧氣通道,氣體可自由進出薄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血液通道、氧氣通道和垂直通道基于MEMS技術加工而成,增加了表面積體積比,有效提高傳氧系數(shù)。所述血液通道、氧氣通道和薄膜模擬人肺中血管流動和氧氣傳遞的生理學組成微血管網(wǎng)絡,提供更平滑的血流路徑和分支點處的過渡,具有更接近實際肺泡膜厚度的更薄的氣體傳遞膜,使壁面剪切應力控制在生理限制之內(nèi)。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單個傳輸模塊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單個傳輸模塊的一種平面圖。
圖4為單個傳輸模塊的一種橫切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血液和空氣分別從血液入口1和進氣口2流入由多層傳輸模塊6組成的氧合裝置3,經(jīng)血液出口4和出氣口5流出;
由附圖2、3可知,傳輸模塊6之間由垂直通道7相互連接,單個傳輸模塊 6是由氧氣通道8、血液通道9和薄膜10組成;垂直通道7、氧氣通道8和血液通道9基于MEMS技術加工而成。
由附圖4可知,薄膜10設置在血液通道9和氧氣通道8之間,用于隔離氧氣通道8和血液通道9,氣體可自由進出薄膜10;由氧氣通道8、血液通道9和薄膜10模擬人肺中血管流動和氧氣傳遞的生理學組成微血管網(wǎng)絡,提供更平滑的血流路徑和分支點處的過渡,具有更接近實際肺泡膜厚度的更薄的氣體傳遞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拱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天津市拱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43954.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男鞋(KMQ-L17149)
- 下一篇:女鞋(KMQ-L17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