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振動能量回饋減震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43405.7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924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朱鑫;瓦利德沙爾曼;張祖濤;漆令飛;潘宏燁;張興田;王媛;徐凱;劉治勇;潘亞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9/10 | 分類號: | F16F9/10;F03G7/08;H02K7/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點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葛啟函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振動 能量 回饋 減震器 | ||
1.一種汽車振動能量回饋減震器,包括套筒、運動轉換機構和發電機(12),底套筒(2)內側壁與下套筒(3)外側壁之間為間隙配合,底套筒(2)下部與套筒蓋(1)固定,其特征在于:下套筒(3)、中套筒(4)與上套筒(5)之間均為螺紋連接;套筒蓋(1)與外錐形螺旋齒軸(6)下端固定;內傳動軸(9)和外傳動軸(11)均為變直徑空心軸,推力軸承(10)的內圈與內傳動軸(9)和外傳動軸(11)的小端外徑過盈配合并通過軸肩定位;上、下兩個單向軸承(8)的外徑分別與內傳動軸(9)和外傳動軸(11)的大端內徑過盈配合,單向軸承(8)的內徑與內錐形螺旋齒輪(7)外徑固定,下套筒(3)的上端內徑和下端內徑與推力軸承(10)外圈過盈配合,內傳動軸(9)的上端外壁與外傳動軸(11)的下端內壁螺紋連接;外傳動軸(11)的上端通過鍵配合與發電機(12)輸入軸連接,發電機(12)通過螺釘與上套筒(5)上端面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振動能量回饋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單向軸承(8)之間的方向相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振動能量回饋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錐形螺旋齒軸(6)的上端與下端的螺旋方向相反,且分別與兩個螺旋方向相反的內錐形螺旋齒輪(7)相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4340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硬度可調式減震器
- 下一篇:減振裝置及工程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