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單體液壓支柱防倒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40887.0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549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蔣宗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D15/44 | 分類號: | E21D15/44;E21D15/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單體 液壓 支柱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的單體液壓支柱防倒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在煤礦井下采煤工作面兩順槽超前支設的單體液壓支柱沒有相互連接時,所受到的力源只有頂板和底板給予,而頂板和底板給他的單向力只會受壓在單一的豎直方向,這便容易產生受力不平衡的可能,如果在地應力的作用下頂板和底板給予單體支柱的力度不平衡,單體支柱站立就會失去平衡而產生單體支柱倒落,便會對工作面過往人員產生極大的安全隱患,于是必須在單體上加一種即能加固單體支柱的站立穩定性又能確保單體支柱對頂底板的支護效果的硬鏈接。
以往的硬鏈接是用方木條配合鐵絲捆綁單體連接。方木條在井下潮濕的環境中極易腐爛和被折斷,在單體改支過程中捆綁單體的鐵絲不可再利用,并且巷道的整體形象不美觀。造成大量的材料費投入及不必要的浪費,與建立節約型礦井相違背。
基于此,現提供一種整體美觀、固定牢固的液壓單體支柱防倒固定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防倒技術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液壓單體支柱聯鎖防倒裝置,所述的裝置將一個個獨立的單體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支護體系,增加安全性能,保障施工人員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新型單體液壓支柱防倒固定裝置,包括鉆孔鋼板、帶耳卡箍,所述帶耳卡箍由兩個帶耳半圓箍圈通過緊固裝置固定連接;所述鉆孔鋼板和帶耳卡箍焊接成一起,該鉆孔鋼板的設置方向與帶耳卡箍的設置方向相互垂直。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由帶耳卡箍和鉆孔鋼板焊接組成的固定設置,能夠實現連接效果的一體化,帶耳卡箍橫向固定單體,保證單體支柱不會輕易失去平衡,安全性強,保證單體支柱的站立穩定性,確保單體支柱對頂底板的支護效果的硬鏈接。
作為優選,所述緊固裝置包括設置在兩箍圈端部且均向外延伸的兩個固定板和鉆孔鋼板均帶有的定位通孔與螺桿螺母組件配合使用。該結構的緊固裝置結構更加簡單,固定更加方便,且雙重固定,使用時只需將螺桿穿過固定的定位通孔,加螺母固定即可,實用性強。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礦用單體液壓支柱防倒固定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構思巧妙、設計合理等特點,該裝置可重復利用、安裝方便、攜帶運輸便利、安裝簡易、連接效果一體化、安全可靠,此單體固定法取代了用方木條及鐵絲固定單體的時代,實用性強,適用范圍廣泛,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圖2的左視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附圖5是圖4的左視圖。
附圖4中的標記分別表示:1、鉆孔鋼板,1.1、鉆孔鋼板定位孔,2、帶耳卡箍,2.1、帶耳卡箍定位孔,3、單體液壓支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單體液壓支柱防倒固定裝置作以下詳細說明。
如附圖1、圖2、圖3所示,一種新型單體液壓支柱防倒固定裝置,包括鉆孔鋼板1、帶耳卡箍2,所述帶耳卡箍由螺桿穿過卡箍定位孔2.1,配合使用螺母達到固定單體液壓支柱。
如附圖1、圖2、圖3所示,所述鉆孔鋼板定位孔1.1、帶耳卡箍定位孔2.1為上下兩側呈圓形的長條孔。
如附圖2所示鉆孔鋼板的設置方向與帶耳卡箍的設置方向相互垂直,兩個鉆孔鋼板間上下放置,通過螺桿螺母組件穿過兩個鉆孔鋼板開設的定位通孔,緊緊固定,達到單體液壓支柱防倒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408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型自動上料噴漿機
- 下一篇:一種扶架用單體柱連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