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采用永磁鐵和雙線圈進行混合控制的磁流變阻尼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40415.5 | 申請日: | 201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396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胡國良;張佳偉;胡安琪;羅晨霞;劉豐碩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9/53 | 分類號: | F16F9/5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0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永磁 雙線 進行 混合 控制 流變 阻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磁流變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種采用永磁鐵和雙線圈進行混合控制的磁流變阻尼器。
背景技術
磁流變液是一種新型智能材料,利用磁流變液的磁流變效應制成的磁流變阻尼器具有毫秒級響應速度、大控制范圍和大輸出阻尼力等特點,使其廣泛用于建筑物以及橋梁的減振系統、鐵路機車車輛及懸架系統的減振等方面。
磁流變阻尼器內置勵磁線圈,勵磁線圈與阻尼器缸體間形成阻尼間隙。通過對勵磁線圈通入電流,使其產生垂直于阻尼間隙的磁場。受磁場作用,磁流變液的屈服強度發生變化,實現阻尼器輸出阻尼力無級可調的目的。傳統的磁流變阻尼器只具備勵磁線圈產生的單一磁路,在系統得不到電能的情況下阻尼器的輸出阻尼力較小。當阻尼器用于一些需要輸出阻尼力較大的情況下時,通常通過增加活塞頭的長度進而增加有效阻尼間隙長度,該方法往往使阻尼器外形體積大,并且制造成本高。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采用永磁鐵和雙線圈進行混合控制的磁流變阻尼器。該磁流變阻尼器的活塞頭分別由繞線架Ⅰ、繞線架Ⅱ和永磁鐵三部分組成。該阻尼器在繞線架中間設有一塊永磁鐵,使內部單一磁路變為混合磁路,永磁鐵與雙線圈形成雙作用混合控制。當勵磁線圈不通入電流時,永磁鐵產生磁場且磁力線通過并垂直有效阻尼間隙,阻尼器具有一定的輸出阻尼力;當勵磁線圈通入正向電流時,勵磁線圈在有效阻尼間隙處的磁場方向與永磁鐵磁場方向相同,使永磁鐵在有效阻尼間隙處的磁場強度得到加強;勵磁線圈通入反向電流時,勵磁線圈在有效阻尼間隙處的磁場方向與永磁鐵磁場方向相同,使永磁鐵在有效阻尼間隙處的磁場強度得到減弱。本實用新型阻尼器在雙線圈中間內置一塊永磁鐵,使阻尼器在未通入電流時也具有一定的輸出阻尼力;雙線圈與永磁鐵形成的混合控制,增大了阻尼器輸出阻尼力的可調范圍,在不增大阻尼器外部體積的前提下,增大了輸出阻尼力。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阻尼器左吊耳(1)、活塞桿(2)、阻尼器左端蓋(3)、阻尼器缸體(4)、勵磁線圈Ⅰ(5)、勵磁線圈Ⅱ(6)、阻尼器右吊耳(7)、阻尼器右端蓋(8)、銷釘Ⅰ(9)、繞線架Ⅱ(10)、永磁鐵(11)、繞線架Ⅰ(12)、銷釘Ⅱ(13);阻尼器左吊耳(1)與活塞桿(2)通過螺紋固定連接;阻尼器左端蓋(3)中間加工有圓形通孔,活塞桿(2)與阻尼器左端蓋(3)圓形通孔內表面間隙配合,并通過密封圈進行密封;阻尼器左端蓋(3)與阻尼器缸體(4)左端面間隙配合,并通過密封圈進行密封;阻尼器左端蓋(3)與阻尼器缸體(4)通過螺釘固定連接;繞線架Ⅰ(12)圓周內表面與活塞桿(2)外表面過渡配合;活塞桿(2)左端加工有銷孔,繞線架Ⅰ(12)左端通過銷釘Ⅱ(13)進行軸向定位;永磁鐵(11)圓周內表面與活塞桿(2)外表面過渡配合;永磁鐵(11)左側通過繞線架Ⅰ(12)右側進行軸向定位;繞線架Ⅱ(10)圓周內表面與活塞桿(2)外表面過渡配合;繞線架Ⅱ(10)左側通過永磁鐵(11)右側進行軸向定位;活塞桿(2)右端加工有銷孔,繞線架Ⅰ(12)、永磁鐵(11)及繞線架Ⅱ(10)與活塞桿(2)通過銷釘Ⅱ(13)進行緊固連接;繞線架Ⅰ(12)外側加工有繞線槽,勵磁線圈Ⅰ(5)纏繞在繞線架Ⅰ(12)的繞線槽內;繞線架Ⅱ(10)外側加工有繞線槽,勵磁線Ⅱ(6)纏繞在繞線架Ⅱ(10)的繞線槽內;勵磁線圈Ⅰ(5)和勵磁線圈Ⅱ(6)的引線通過活塞桿(2)的引線孔引出;阻尼器右端蓋(8)與阻尼器缸體(4)右端面間隙配合,并通過密封圈進行密封;阻尼器右端蓋(8與阻尼器缸體(4)通過螺釘固定連接;阻尼器右端蓋(8)中間加工有圓形通孔,活塞桿(2)與阻尼器右端蓋(8)圓形通孔內表面間隙配合,并通過密封圈進行密封;阻尼器右吊耳(7)與活塞桿(2)通過螺紋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阻尼器在雙線圈中間內置一塊永磁鐵,使阻尼器在未通入電流時也具有一定的輸出阻尼力。
(2)當勵磁線圈通入正向電流時,勵磁線圈在有效阻尼間隙處的磁場方向與永磁鐵磁場方向相同,使永磁鐵在有效阻尼間隙處的磁場強度得到加強;勵磁線圈通入反向電流時,勵磁線圈在有效阻尼間隙處的磁場方向與永磁鐵磁場方向相同,使永磁鐵在有效阻尼間隙處的磁場強度得到減弱;雙線圈與永磁鐵形成的混合控制,增大了阻尼器輸出阻尼力的可調范圍,在不增大阻尼器外部體積的前提下,增大了輸出阻尼力。
(3)本實用新型所需體積小、結構緊湊、具有輸出阻尼力大及可控范圍大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交通大學,未經華東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404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彈簧結構
- 下一篇:一種低Voc氣味的綠色環保型汽車用減震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