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能夠對汽車進行支撐轉移的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40031.3 | 申請日: | 201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205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興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興明 |
| 主分類號: | B60S13/02 | 分類號: | B60S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29300 四川省遂寧市大***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夠 汽車 進行 支撐 轉移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輔助工具,具體涉及一種能夠對汽車進行支撐轉移的設備。
背景技術
汽車是一種便捷的交通工具,我國的汽車保有量逐年升高。在汽車給人們帶來出行方便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小問題:第一,在路邊停車或室內停車場的時候,經常由于與兩側的車頭距離較近,導致移出困難;第二。在道路上,汽車突然壞了,容易導致堵車。現在市面上為了解決上述兩個問題,一般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個問題的針對解決方案是自動停車設備,由機械對汽車進行儲存和轉移;第二個問題的針對解決方案是由路政員對壞在道路上的汽車進行轉移。但是上面的解決方案也存在著一些缺陷:(1)自動停車設備一般都是在停車場修建的時候便著手建立,對于已經修建好的停車場再次改建的話成本高,且改建時間內無法進行停車;(2)在道路上等待路政員的到達需要時間,此時汽車停留在道路中間會有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對汽車進行支撐轉移的設備,能夠方便快捷、在需要的任意地點,對汽車進行支撐轉移。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能夠對汽車進行支撐轉移的設備,包括橫向移動機構和豎向移動機構,所述豎向移動機構設在橫向移動機構上,所述豎向移動機構用于支撐汽車底盤,所述豎向移動機構和橫向移動機構皆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由無線遙控裝置控制。
具體地,所述豎向移動機構為剪刀式電動千斤頂/液壓千斤頂,所述橫向移動機構包括橫向支撐架、輪胎、減速電機、驅動齒輪和從動齒輪;所述橫向支撐架的兩側分別軸連接有輪胎,減速電機的轉軸上連接有驅動齒輪,驅動齒輪通過鏈條連接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與輪胎同軸。具體地,所述從動齒輪的尺寸大于驅動齒輪的尺寸。
進一步地,所述豎向移動機構頂部設有用于卡住汽車底盤橫梁的卡盤。
具體地,所述卡盤包括支撐板和滑板卡件,所述支撐板上設有固定板和滑板;所述支撐板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支撐板上設有滑槽,滑槽內設有滑板,所述滑板底部可以在滑槽內滑動,從而調整固定板與滑板之間的距離;滑板與固定板相互平行,所述滑槽的底部延著滑槽的走向開有若干的通孔,所述滑板卡件為T型,T型滑板卡件的豎直部分可卡入上述通孔內,T型滑板卡件的橫直部分位于滑槽口上;所述固定板包括鉸鏈連接的上板和下板,使得在往汽車底盤下方橫梁移動時,可以調整固定板的高度。
更具體地,所述滑槽頂部兩側設有若干卡件卡槽,卡件卡槽的位置與通孔的位置一一對應,使得當T型滑板卡件的豎直部分卡入通孔內時,橫直部分可以卡入卡件卡槽內。
優選地,所述固定板的最高高度為5cm。
優選地,所述固定板的厚度為0.5cm。
優選地,相鄰兩個通孔之間的距離為0.5~1cm。
進一步地,所述滑板內側設有軟膠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使得可以方便快捷的對汽車進行轉移,適用于停車場或損壞在道路上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卡盤的剖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如下所示:1-剪刀式電動千斤頂,2-橫向支撐架,3-輪胎,4-減速電機,5-驅動齒輪,6-從動齒輪,7-卡盤,71-支撐板,72-滑板,73-滑槽,74-滑板卡件。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對汽車進行支撐轉移的設備,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能夠對汽車進行支撐轉移的設備,包括橫向移動機構和豎向移動機構,所述豎向移動機構設置在橫向移動機構的上方,豎向移動機構將汽車頂離地面,橫向移動機構帶動汽車進行轉移。
所述豎向移動機構為剪刀式電動千斤頂1;所述橫向移動機構包括橫向支撐架2、輪胎3、減速電機4、驅動齒輪5和從動齒輪6;所述橫向支撐架的兩側分別軸連接有兩個輪胎,減速電機的轉軸上連接有驅動齒輪,驅動齒輪通過鏈條連接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與輪胎同軸。
所述橫向支撐架上焊接或通過螺絲連接有剪刀式電動千斤頂。
值得強調的是,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剪刀式電動千斤頂中的電機和橫向移動機構中的電機的啟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興明,未經黃興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4003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