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消化內科用胃內壁支撐式給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39107.0 | 申請日: | 201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563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少寧;張麗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少寧 |
| 主分類號: | A61M31/00 | 分類號: | A61M31/00;A61M2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23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化 內科 內壁 支撐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消化內科用胃內壁支撐式給藥裝置,包括滑動塞、擴撐器和針筒,所述針筒前端設有變徑頭,所述變徑頭前端連接套管,套管另一端設有擴徑管口,擴徑管口內滑動設有擴撐器,擴撐器前端連接有導引罩,所述擴撐器后端連接芯桿,芯桿設在套管內且后端連接滑動塞,滑動塞后端連接連接桿,連接桿末端連接拉環,針筒外壁上固定有握環,所述一種消化內科用胃內壁支撐式給藥裝置,便于套管插入消化道,便于氣體排出,減輕胃部壓力,藥液注入方便快捷,擴撐器折疊進入套管內,便于套管的插入及拔出而不損傷食道,擴撐器從套管內滑出后彈起呈紡錘體形結構,有效支撐起胃部內壁,便于藥物的注入及對胃內壁的給藥。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消化內科用胃內壁支撐式給藥裝置。
背景技術
消化內科疾病的發病率近年來居高不下,對于長期患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無法達到有效的治療,究其原因是由于患者在吞食液體或粘稠狀藥物時,由于食管及胃部處于人體內部,服用藥物無法直接到達胃部病患位置,藥物在經過食道時會對食道粘膜造成損傷,給患者帶來痛苦,因此,需要將藥物直接注入胃部,減少對食道的刺激。目前雖然出現了給藥器將藥液通過給藥管直達胃部,但是給藥時,由于胃部氣體壓力大,給藥的藥液會受胃部壓力作用沿食道返流,依然會對食道粘膜造成損傷,需要給藥器具有減輕胃部壓力的功能,同時,由于胃部內壁褶皺,藥液無法充分給藥,因此,也需要對胃內壁支撐,提高給藥的充分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消化內科用胃內壁支撐式給藥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消化內科用胃內壁支撐式給藥裝置,包括滑動塞、擴撐器和針筒,所述針筒前端設有變徑頭,所述變徑頭前端連接套管,套管另一端設有擴徑管口,擴徑管口內滑動設有擴撐器,擴撐器前端連接有導引罩,所述擴撐器后端連接芯桿,芯桿設在套管內且后端連接滑動塞,滑動塞后端連接連接桿,連接桿末端連接拉環,針筒外壁上固定有握環。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針筒和變徑頭均由醫用級的聚丙烯一體式注塑而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擴徑管口為喇叭狀管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導引罩外表面設有親水基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動塞前端的針筒上側連接排氣管,排氣管內部安裝有單向排氣閥,排氣管上端管口螺紋連接管帽。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動塞前端的針筒下側連接注液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動塞沿針筒前后滑動設置,滑動塞前側和后側的針筒內壁上固定有限位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擴撐器是由若干根彈性金屬絲組成的紡錘體形結構,彈性金屬絲前端固定在導引罩內壁上,彈性金屬絲后端固定在芯桿前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種消化內科用胃內壁支撐式給藥裝置,導引罩具有很好的潤滑效果,便于套管插入消化道,便于氣體排出,減輕胃部壓力,藥液注入方便快捷,擴撐器折疊進入套管內,便于套管的插入及拔出而不損傷食道,擴撐器從套管內滑出后彈起呈紡錘體形結構,有效支撐起胃部內壁,便于藥物的注入及對胃內壁的給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擴撐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擴徑管口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少寧,未經劉少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391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膽道刮匙
- 下一篇:一種肝病科用多功能檢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