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流動功能的炒藥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38036.2 | 申請日: | 201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863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聶福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一恒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J3/00 | 分類號: | A61J3/0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奧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424 | 代理人: | 吳若草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流動 功能 炒藥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藥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流動功能的炒藥機。
背景技術
中藥(TCM)主要起源于中國,少數中藥源于外國,如西洋參。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或調節人體機能的藥物。多為植物藥,也有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制品類藥物。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
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通過實踐,不斷認識,逐漸積累了豐富的醫藥知識。由于太古時期文字未興,這些知識只能依靠師承口授,后來有了文字,便逐漸記錄下來,出現了醫藥書籍。這些書籍起到了總結前人經驗并便于流傳和推廣的作用。中國醫藥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對于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巨大的貢獻。由于藥物中草類占大多數,所以記載藥物的書籍便稱為“本草”。據考證,秦漢之際,本草流行已較多,但可惜這些本草都已亡佚,無可查考。現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稱為《神農本草經》,著者不詳,根據其中記載的地名,可能是東漢醫家修訂前人著作而成。
面對巨大的中藥需求,炒藥設備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目前大多數炒藥機是由炒藥筒和固定于炒藥筒外部的加熱裝置組成,其都存在熱能利用率低下,能耗大的缺點;此外,目前的炒藥筒難以做到對藥材的均勻炒制,導致藥材的受熱程度不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種一種具有流動功能的炒藥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流動功能的炒藥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有套筒,套筒通過若干支架與殼體內側壁固定連接,套筒內部設有轉軸,轉軸頂端與位于殼體上方的電機相連接,所述轉軸上布置有螺旋葉片,轉軸底端固定連接有兩根擾動桿,轉軸內部埋設有第一加熱電阻絲;所述套筒外側壁與殼體內側壁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加熱板,第一加熱板呈傘狀,第一加熱板與殼體接觸處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加熱板上側固定設有若干擾動齒;所述第一加熱板下方設有第二加熱板,第二加熱板分別與殼體內側壁和套筒外側壁固定連接,第二加熱板呈漏斗狀,第二加熱板與套筒外側壁接觸處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加熱板上側固定設有若干擾動齒,所述第一加熱板和第二加熱板內部埋設有第二加熱電阻絲。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殼體頂部設有進料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殼體底部設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設有閥門。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是:兩根所述擾動桿形成V字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擾動齒呈三棱錐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螺旋葉片和加熱板對物料進行強制流動,以使得物料能夠均勻受熱,有效提高物料的炒制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和炒制效果好等特點,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具有流動功能的炒藥機,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內部設有套筒8,套筒8通過若干支架6與殼體1內側壁固定連接,套筒8內部設有轉軸2,轉軸2頂端與位于殼體1上方的電機3相連接,所述轉軸2上布置有螺旋葉片7,轉軸2底端固定連接有兩根擾動桿16,轉軸2內部埋設有第一加熱電阻絲5,當物料落到殼體1內底部時,擾動桿16對底部物料進行擾動,同時螺旋葉片7將物料通過套筒8提升上去,在提升過程中,轉軸2內布置的第一加熱電阻絲5對物料進行加熱作用,提高炒制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一恒藥業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一恒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380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