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架橋下綠化帶雨水利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35480.9 | 申請日: | 2017-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685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級;潘怡宏;戴大榮;鄭北海;程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8 | 分類號: | E01D19/08;E03B3/02;E03B7/07;A01G25/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河山金堂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架橋 綠化帶 雨水 利用 系統 | ||
1.一種高架橋下綠化帶雨水利用系統,包括設置在高架橋橋墩承臺(1)底部并沿高架橋橋墩(3)軸向設置的雨水收集管(4)及設置在道路上的防下滲綠化帶種植層(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雨水收集管(4)和防下滲綠化帶種植層(20)之間設置有雨水收集過濾裝置(10),所述雨水收集過濾裝置(10)包括由砌體墻(5)圍成的集水井(11)、過濾井(12)以及多級過濾網(13),所述集水井(11)的井口與雨水收集管(4)相連,所述過濾井(12)緊密設置在集水井(11)的一側,所述多級過濾網(13)設置在過濾井(12)的側壁上,所述多級過濾網(13)與防下滲綠化帶種植層(20)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架橋下綠化帶雨水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1)和過濾井(12)的井底均設置有防水底板(7),所述集水井(11)的井口處設置有集水井活動蓋板(8),所述過濾井(12)的井口處設置有過濾井活動蓋板(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架橋下綠化帶雨水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分隔集水井(11)和過濾井(12)的砌體墻(5)上開有濾水孔(6),所述濾水孔(6)距離防水底板(7)的高度為15~20cm,所述濾水孔(6)的孔徑不超過2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架橋下綠化帶雨水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級過濾網(13)包括第一過濾網(13.1)、第二過濾網(13.2)及第三過濾網(13.3),所述第一過濾網(13.1)、第二過濾網(13.2)及第三過濾網(13.3)逐層設置在過濾井(12)靠近防下滲綠化帶種植層(20)一側的砌體墻(5)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架橋下綠化帶雨水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濾網(13.1)、第二過濾網(13.2)及第三過濾網(13.3)距離防水底板(7)的高度為25~30cm,所述第一過濾網(13.1)、第二過濾網(13.2)及第三過濾網(13.3)的濾網間隙逐漸減小,所述第一過濾網(13.1)的濾網間隙不超過1cm,所述第二過濾網(13.2)的濾網間隙不超過0.8cm,所述第三過濾網(13.3)的濾網間隙不超過0.6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架橋下綠化帶雨水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下滲綠化帶種植層(20)從路面往下依次包括有種植土層(21)、泥漿隔離土工布(22)、煤渣滲透層(23)、卵石層(24)、復合防滲土工膜(25)及素土基層(26),其中所述卵石層(24)向遠離集水井(11)和過濾井(12)的一側傾斜,所述種植土層(21)的厚度不小于0.4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架橋下綠化帶雨水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1)的側壁上還設置有溢流管(30),所述溢流管(30)的另一端依次連接有排水井(31)和排水支管(3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3548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抗松動橋梁伸縮縫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公路橋梁防水層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