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重卡白車身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8530.0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019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吳迪;曹文超;劉春峰;朱正東;王香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33/06 | 分類號: | B62D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江懷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卡白 車身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車身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重卡白車身結構。
背景技術
白車身是駕駛室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確保車身扭轉剛度,提高碰撞安全性,保證駕駛員與副駕駛員的安全。白車身的結構設計應當在滿足附件安裝功能要求的基礎上,還應提高工藝性,使其在生產線上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現有技術白車身的各焊接總成之間通常采用點焊的方式進行焊接,通過點焊方式制造白車身,從工藝上考慮比較容易實現,焊接難度較低。但是,點焊處的機械強度相對板材的機械強度較低,且點焊固定的板材之間通常存在較大縫隙,導致白車身的密封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重卡白車身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白車身的焊接處的機械強度較低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重卡白車身結構,包括:
相互固定連接的地板焊接總成、前圍焊接總成、側圍焊接總成、后圍焊接總成和頂蓋焊接總成,共同構成一個空腔結構;
所述側圍焊接總成分別與所述地板焊接總成和所述頂蓋焊接總成之間為嵌插式焊接固定;
所述后圍焊接總成分別與所述地板焊接總成和所述頂蓋焊接總成之間為嵌插式焊接固定;
所述后圍焊接總成與所述側圍焊接總成之間為邊與邊貼合焊接固定。
優選地,所述側圍焊接總成包括:
左側圍焊接總成和右側圍焊接總成,分別位于所述地板焊接總成的兩側,所述左側圍焊接總成和右側圍焊接總成結構相同且對稱設置。
優選地,所述重卡白車身結構還包括:左側圍加強梁總成;
所述左側圍加強梁總成分別與所述左側圍焊接總成、所述頂蓋焊接總成和所述地板焊接總成之間通過定位焊固定。
優選地,所述左側圍加強梁總成為彎折的空心鋼管。
優選地,所述重卡白車身結構還包括:右側圍加強梁總成;
所述右側圍加強梁總成分別與所述右側圍焊接總成、所述頂蓋焊接總成、所述地板焊接總成之間通過定位焊固定。
優選地,所述右側圍加強梁總成為彎折的空心鋼管。
優選地,所述嵌插式焊接的焊縫位于各焊接總成相接觸的縫隙處。
優選地,所述地板焊接總成、前圍焊接總成、側圍焊接總成、后圍焊接總成和頂蓋焊接總成的外板厚度為指定厚度。
優選地,所述空心鋼管的壁厚為設定厚度。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重卡白車身結構,包括:相互固定連接的地板焊接總成、前圍焊接總成、側圍焊接總成、后圍焊接總成和頂蓋焊接總成,共同構成一個空腔結構。由于所述側圍焊接總成分別與所述地板焊接總成和所述頂蓋焊接總成之間為嵌插式焊接固定,所述后圍焊接總成分別與所述地板焊接總成和所述頂蓋焊接總成之間為嵌插式焊接固定,嵌插處與焊接處位于同一位置,這樣借助嵌插處的板材的機械強度有效提升了焊接處的機械強度,大大提升了焊接處的牢固度。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重卡白車身結構,所述重卡白車身結構還包括:左側圍加強梁總成和/或右側圍加強梁總成,能進一步提升重卡白車身結構的整體機械強度。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重卡白車身結構,所述左側圍加強梁總成和/或右側圍加強梁總成為空心鋼管,便于加工制造且成本較低。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重卡白車身結構,所述焊接為滿焊,即所述嵌插式焊接的焊縫位于各焊接總成相接觸的縫隙處、且所有縫隙均進行焊接,這樣能有效提升重卡白車身結構的密封性。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重卡白車身結構,所述焊接為二氧化碳保護焊,這樣能保證焊接的質量,提升焊接處的機械強度。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重卡白車身結構,所述地板焊接總成、前圍焊接總成、側圍焊接總成、后圍焊接總成和頂蓋焊接總成的外板厚度為指定厚度。例如,該指定厚度可以比現有技術采用的厚度更厚,提升重卡白車身結構的整體機械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重卡白車身結構的一種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重卡白車身結構的一種爆炸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重卡白車身結構的一種右視圖;
圖4是如圖3所示的重卡白車身結構的A-A剖面示意圖;
圖5是如圖3所示的重卡白車身結構的B-B剖面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重卡白車身結構的一種后視圖;
圖7是如圖6所示的重卡白車身結構的C-C剖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85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家居的電器控制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中心靜脈置管護理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