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去毛刺的沖壓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7977.6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225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0 |
| 發明(設計)人: | 林遙;安良斌;周志斌;姜榮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艾柯豪博(蘇州)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8/14 | 分類號: | B21D28/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關家強,吳偉文 |
| 地址: | 215009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毛刺 沖壓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壓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可以自動去毛刺的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普通沖壓工藝不可避免的都有毛刺,無毛刺沖壓工藝、精沖工藝雖然研制成功,但至今尚未進入普及階段。迄今為止,各種板料沖壓工藝,主要指金屬板沖裁工藝,大都屬于有毛刺沖壓,但有些產品或產品局部由于特殊需求不允許毛刺的存在,這時沖壓件去毛刺就是必不可少的工序。目前工業生產的沖壓件去毛刺工藝雖然有很多種,但大多采用機械去毛刺方法。
目前,現有機械去毛刺工藝的種類主要有以下幾種:1、手工去毛刺工藝:靠人工使用鋼絲刷、銼刀、刮刀、砂輪等工具清除沖壓件銹污與毛刺。因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只適用于單件小批量生產的沖壓件。2、滾筒去毛刺工藝:沖壓件經滾筒去毛刺工藝是在鍛件有磨料滾筒表面清理工藝的基礎上演化過來的,滾磨前將欲去毛刺的沖壓件與事先選定的磨料按比例裝入封密滾筒中,滾筒回轉使沖壓件與磨料在滾筒中自由翻滾,靠相互的碰撞或研磨清理工件剪切面上的毛刺和表面銹跡。滾筒去毛刺法適用于中小尺寸且料厚的沖壓件。因滾磨時沖壓件與磨料混裝在滾筒中自由翻滾,沖件易受沖擊而出現碰傷或變形。因此,料薄而尺寸大的沖件剛性差,沖擊力大,滾磨時難免變形。3、振動光飾去毛刺:振動光飾去毛刺是一種振動磨削過程,原理是將去毛刺的沖壓件和按一定比例配制的磨料共同裝入容器中再注入適當的添加劑,依靠容器的周期性振動,使沖壓件與沖壓件,沖壓件與磨料間相互擠壓、磨削,從而達到光飾表面、去毛刺、周邊倒棱的目的。這種方法只適用于料厚大,剛度好的平板類沖壓件,但效率不高,運轉噪聲往往超標。4、磨削去毛刺:用砂輪或砂帶對沖壓件進行平面磨削,通常使用的有砂帶磨削去毛刺機,傳動帶磨削去毛刺機等。由于電磁吸力與工件的尺寸和厚度的大小有關,尺寸過小則吸力不足,過薄則工作的變形可能嚴重,磨削時工作易于飛出,因而適合于對料厚>2.5mm及更厚的鋼板沖壓件去毛刺。5、噴射去毛刺:噴射去毛刺其原理是將配制好的噴射物質,諸如規定粒度的砂子、玻璃珠、鐵丸、磨粒等,通過管道用壓縮空氣輸送到噴嘴,從噴嘴噴射到固定在容器中專用支架上的工件表面,利用噴射材料對工作表面銹污、毛刺進行高速沖擊切削,達到對工件去毛刺的目的。但該方法效率較低,每次只能加工幾件,裝夾時間長,所以不適合對于大批量生產的小型沖壓件去毛刺。
綜上所述的幾種去毛刺工藝種種弊端,怎樣提高效率和產能,降低了不良風險和產品成本成了我們當前去毛刺工藝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連續沖壓自動反拍去毛刺的功能的沖壓模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去毛刺的沖壓模具,包括中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中模板內部設置有中模鑲塊,所述下模板內部設置有下模鑲塊,所述中模鑲塊和下模鑲塊的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且所述中模鑲塊和下模鑲塊在中模板和下模板閉合時壓住產品邊緣。
優選地,所述下模鑲塊上形成有與產品邊緣相符的凸角。
優選地,所述凸角形成于所述下模鑲塊的上表面上,且凸出所述下模鑲塊表面至少0.5mm。
優選地,所述凸角為C形角。
優選地,所述凸角具有起始線,所述起始線與產品的外邊緣間的距離至少為0.1mm。
優選地,所述中模鑲塊的下表面為平面。
優選地,還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模座、上模板和下模座。
優選地,所述上模座和上模板之間設置有上模墊板,所述上模板和中模板之間設置有中模墊板,所述下模板和下模座之間設置有下模墊板。
優選地,所述C形角由凸出于下模鑲塊的上端表面的兩個凸起和兩個凸起之間的下模鑲塊的部分上端表面組成。
優選地,所述起始線為垂直于下模板表面且經過凸起和兩個凸起之間的下模鑲塊的部分上端表面相交的點的直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中模板和下模板上分別增加鑲塊,可以在連續模內部完成切斷和拍毛刺一體的工藝,實現沖裁邊緣無毛刺的要求,提高效率和產能,降低不良風險和產品成本,拆裝方便,適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去毛刺的沖壓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圈出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上模座,2、上模墊板,3、上模板,4、中模墊板,5、中模板,6、下模板,7、下模墊板,8、下模座,9、中模鑲塊,10、下模鑲塊,11、C形角,12、起始線,13、產品外邊緣。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艾柯豪博(蘇州)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艾柯豪博(蘇州)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79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上下料托盤沖裁機
- 下一篇:一種彈片落料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