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引水隧道放空檢修排水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7230.0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464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昌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9/02 | 分類號: | E02B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創佳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張梅 |
| 地址: | 5500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引水 隧道 放空 檢修 排水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引水隧道排水結構,特別是一種引水隧道放空檢修排水結構。
背景技術
引水隧洞,是自水源地引水的水工隧洞,引水隧洞在洞身后接壓力水管,渠道上的輸水隧洞和通航隧洞只有洞身段。閘門可設在進口、出口或洞內的適宜位置。出口設有消能防沖設施。為防止巖石坍塌和滲水等,洞身段常用錨噴或鋼筋混凝土做成臨時支護或永久性襯砌。洞身斷面可為圓形、城門洞形或馬蹄形。
引水隧洞由于在引水過程中引水隧洞內部存在大量的水,不及時排除,將會對引水隧洞與機組檢修造成較大影響,滲水量大時甚至將造成無法檢修,一般工程采用在隧洞末端通過施工支洞進入門進入,然后在隧洞中部設置臨時沙包圍堰擋水,并設置抽水泵機械抽排隧洞內地下滲水從施工支洞排出,這樣整套的操作過程比較麻煩,工作效率較低,需要多人對水泵機械進行操作,由于效率低,將對引水隧洞檢修工作帶來安全風險,甚至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引水隧道放空檢修排水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自動排水的優點,解決了引水隧洞排水需要人工操作水泵機械進行排水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引水隧道放空檢修排水結構,包括有設于隧洞本體內的橫向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若干第一漏孔,支撐板下表面設有與其貼合的活動板,活動板上設有若干第二漏孔,活動板下表面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縱向的活動桿,另一側連接有驅動機構;所述活動板下方的隧洞本體的側壁上連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一端設有排水閥,排水閥的一側連接有第二水管;所述驅動機構和排水閥電性連接有控制器。
前述的引水隧道放空檢修排水結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有設于隧洞本體外的電機,電機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電機的轉軸橫向伸入隧洞本體內,并在伸入端連接有螺桿,螺桿上套設有與其配套的活動螺塊,活動螺塊的上方連接有第二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的頂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活動板的下表面;所述螺桿的一端連接有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的一端活動連接在設于隧洞本體底部的第一固定塊上。
前述的引水隧道放空檢修排水結構,所述電機外設有電機保護箱。
前述的引水隧道放空檢修排水結構,所述活動桿的底端連接有滑塊,滑塊下方的隧洞本體的底部設有與滑塊配套的滑槽。
前述的引水隧道放空檢修排水結構,所述排水閥包括有空心球塊,空心球塊外的上方設有氣缸,氣缸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氣缸的輸出端豎直向下伸入空心球塊內,并在伸入端連接有半球塊;所述空心球塊內的底部設有第二固定塊,第二固定塊上表面設有與半球塊配套的圓形槽。
前述的引水隧道放空檢修排水結構,所述氣缸的兩側連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遠離氣缸的一端經螺栓連接在空心球塊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電機、螺桿、活動螺塊、第二連接桿、活動板、活動桿、滑塊和滑槽,使引水隧洞內的水流入支撐板的底部,最后通過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空心球塊、氣缸、半圓塊和圓型槽的配合,使水從引水隧洞經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流出,達到自動排水的效果,工作效率高,減少了勞動力,避免了引水隧道由于有水給檢修工作帶來的安全風險,減少了使用者的經濟損失。
、本實用新型通過固定板和固定螺栓的配合,使氣缸可以固定在空心球塊的頂部,防止氣缸在工作過程中從空心球塊上脫落,增加了氣缸的使用壽命,通過電機保護箱,使電機保護箱可以對電機進行保護,防止隧洞周圍的碎石砸壞電機,增加了電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A-A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B-B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隧洞本體、2-支撐板、3-第一漏孔、4-電機、5-螺桿、6-第一連接桿、7-第一固定塊、8-活動螺塊、9-第二連接桿、10-活動板、11-第二漏孔、12-活動桿、13-第一水管、14-空心球塊、15-第二水管、16-氣缸、17-半球塊、18-第二固定塊、19-圓形槽、20-滑塊、21-滑槽、22-固定板、23-固定螺栓、24-電機保護箱,25-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制的依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72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日歷提醒方法和日歷提醒裝置
- 下一篇:坡地徑滲流生態集蓄灌溉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