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河道垃圾打撈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7094.5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067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薛強;馬駿;陳億軍;張沛強;陳益人;鐘鋒;黃茜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宜生態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2B15/10 | 分類號: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權 |
| 地址: | 2142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河道 垃圾 打撈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疏浚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河道垃圾打撈系統。
背景技術
河道清淤是將河道的淤泥從水底切割、收集并輸送到特定地點進行集中處理的淤泥處理措施。
目前,國內的清淤方式主要有:(1)采用挖掘機(陸用或水用)或者船載抓泥設備進行淤泥清理,該方法清淤不徹底,且需要配置淤泥運輸船,淤泥的后期運輸與處理極為不便,易造成二次污染。(2)水下清淤,一般采用鏈斗式挖泥船或絞吸式挖泥船將淤泥從河底抽出,用管道進行運輸處理,對河道周邊環境影響小。但由于清淤過程中對河底擾動較大,會造成以下絞吸口和泥漿泵易被淤泥中的垃圾淤堵,造成清淤效率低且易損壞設備。為提高河道清淤效率,在疏浚前對河道中的垃圾進行打撈清理就顯得十分重要。
然而,現有技術中垃圾打撈通常采用人工打撈,或者打撈船進行局部打撈;勞動強度大且打撈效率低,輻射面積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河道垃圾打撈系統,解決現有技術中河道垃圾打撈輻射面積小,勞動強度大,打撈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河道垃圾打撈系統,包括:打撈網、第一牽引繩、第一牽引結構、第二牽引繩以及第二牽引結構;
所述第一牽引繩固定在所述第一牽引結構上,所述打撈網左側上下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一牽引繩上;
所述第二牽引繩固定在所述第二牽引結構上,所述打撈網右側上下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二牽引繩上;
其中,在執行河道垃圾打撈時,所述第一牽引結構固定在河道左岸,所述第一牽引繩分別固定所述打撈網左側上下兩端;所述第二牽引結構固定在河道右岸,所述第二牽引繩分別固定所述打撈網右側上下兩端;
所述第一牽引結構和所述第二牽引結構同步沿河道方向牽引所述打撈網。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牽引結構包括:第一定位樁、第一牽引樁以及第一牽引動力元件;
所述第一牽引繩拉緊在所述第一定位樁與第一牽引樁之間,與所述第一牽引動力元件相連,可在所述第一定位樁與所述第一牽引樁之間往復運動;
所述第二牽引結構包括:第二定位樁、第二牽引樁以及第二牽引動力元件;
所述第二牽引繩拉緊在所述第二定位樁與第二牽引樁之間,與所述第二牽引動力元件相連,可在所述第二定位樁與所述第二牽引樁之間往復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牽引動力元件包括:第一動力電機以及第一牽引絞盤;所述第一動力電機轉軸與所述第一牽引絞盤固定相連,可驅動所述第一牽引絞盤沿中心軸線轉動;所述第一牽引繩兩端反向纏繞在所述第一牽引絞盤上;
所述第二牽引動力元件包括:第二動力電機以及第二牽引絞盤;所述第二動力電機轉軸與所述第二牽引絞盤固定相連,可驅動所述第二牽引絞盤沿中心軸線轉動;所述第二牽引繩兩端反向纏繞在所述第二牽引絞盤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動力電機與所述第一牽引絞盤之間以及所述第二動力電機與所述第二牽引絞盤之間均設置離合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牽引動力元件包括:第一主動力電機、第一主牽引絞盤、第一副動力電機以及第一副牽引絞盤;所述第一主動力電機轉軸與所述第一主牽引絞盤固定相連,可驅動所述第一主牽引絞盤沿其中心軸線轉動,所述第一副動力電機轉軸與所述第一副牽引絞盤固定相連,可驅動所述第一副牽引絞盤沿其中心軸線轉動;所述第一牽引繩一端纏繞在所述第一主牽引絞盤上,另一端反向纏繞在所述第一副牽引絞盤上;
所述第二牽引動力元件包括:第二主動力電機、第二主牽引絞盤、第二副動力電機以及第二副牽引絞盤;所述第二主動力電機轉軸與所述第二主牽引絞盤固定相連,可驅動所述第二主牽引絞盤沿其中心軸線轉動,所述第二副動力電機轉軸與所述第二副牽引絞盤固定相連,可驅動所述第二副牽引絞盤沿其中心軸線轉動;所述第二牽引繩一端纏繞在所述第二主牽引絞盤上,另一端反向纏繞在所述第二副牽引絞盤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主動力電機與所述第一主牽引絞盤之間、所述第一副動力電機與所述第一副牽引線輪牽引絞盤之間、所述第二主動力電機與所述第二主牽引絞盤之間以及所述第二副動力電機與所述第二副牽引絞盤之間均設置離合器。
進一步地,所述打撈網左側底端通過第一水下導向滑橇與所述第一牽引繩相連;所述打撈網右側底端通過第二水下導向滑橇與所述第二牽引繩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水下導向滑橇以及所述第二水下導向滑橇上均開設可調節配重結構。
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牽引繩與所述第二牽引繩之間設置一拉緊結構;
所述第一水下導向滑橇以及所述第二水下導向滑橇與所述拉緊結構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宜生態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未經江蘇中宜生態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709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面垃圾清理機
- 下一篇:一種水利水電站用滾筒式河道清污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