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3906.9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254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0 |
| 發明(設計)人: | 許翔;馮秀剛;于朝鵬;齊曉娟;于澤濤;崔愛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3/06 | 分類號: | E04D3/06;E04B2/8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幕墻 采光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指一種幕墻采光頂結構。
背景技術
幕墻采光頂結構包括多塊采光頂板塊,供安裝采光頂板塊的相鄰兩個框架結構的高度不一定相一致,可能存在一定的高度差,相鄰兩個框架結構之間存在縫隙,那么這樣的相鄰兩個框架結構上安裝的采光頂板塊之間也會出現一定的高度差和縫隙空間。
下雨天,雨水就會從相鄰兩個框架結構上安裝的采光頂板塊之間流進縫隙空間中,時間長了,縫隙空間中的雨水就會漫出滲入建筑結構中,從而對建筑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幕墻采光頂結構,解決現有技術中具有高度差的相鄰兩個框架結構上安裝的采光頂板塊之間出現滲漏,對建筑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壞的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幕墻采光頂結構,包括:
多個相互拼接的第一采光頂板塊;
多個相互拼接的第二采光頂板塊,與所述第一采光頂板塊相鄰設置且所述第二采光頂板塊的標高低于所述第一采光頂板塊的標高,所述第二采光頂板塊和所述第一采光頂板塊的端部間形成有豎向的第一間隙;以及
裝設于所述第一采光頂板塊和所述第二采光頂板塊的端部處并封閉所述第一間隙的導流板。
本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的第二采光頂板塊和第一采光頂板塊的端部間形成有豎向的第一間隙,雨天時容易發生滲漏問題。采用導流板固定于第一采光頂板塊和第二采光頂板塊的端部處來封閉該間隙,從而落在 采光頂板塊上的雨水可以沿著導流板流出采光頂板塊,防止雨水滲漏進建筑結構中造成破壞。
本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導流板包括擋設于所述第一間隙的第一連接板和與所述第一連接板連接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第一采光頂板塊的端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置于所述第二采光頂板塊之上并與所述第二采光頂板塊的端部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板間隔設有第一通孔,通過第一螺栓穿設所述第一通孔將所述第一連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采光頂板塊的端部;
所述第二連接板間隔設有第二通孔,通過第二螺栓穿設所述第二通孔將所述第二連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二采光頂板塊的端部。
本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板和所述第一采光頂板塊的連接處、所述第二連接板和所述第二采光頂板塊的連接處均設有防水層。
本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防水層采用防水膠制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方向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的導流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B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閱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的平面示意圖。參閱圖2,顯示了圖1中A-A方向的剖視圖。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包括:多個相互拼接的第一采光頂板塊10、多個相互拼接的第二采光頂板塊20以及導流板30,其中第二采光頂板塊20與第一采光頂板塊10相鄰設置,且第二采光頂板塊20的標高低于第一采光頂板塊10的標高,第二采光頂板塊20和第一采光頂板塊10的端部間形成有豎向的第一間隙,導流板30裝設于第一采光頂板塊10和第二采光頂板塊20的 端部處并封閉第一間隙。本實用新型幕墻采光頂結構的第二采光頂板塊和第一采光頂板塊的端部間形成有豎向的第一間隙,雨天時容易發生滲漏問題。采用導流板固定于第一采光頂板塊和第二采光頂板塊的端部處來封閉該間隙,從而落在采光頂板塊上的雨水可以沿著導流板流出采光頂板塊,防止雨水滲漏進建筑結構中造成破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390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