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采暖用發熱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2921.1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651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樸洪連 | 申請(專利權)人: | 樸洪連 |
| 主分類號: | F24D13/02 | 分類號: | F24D13/02;H05B3/42;H05B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胡凱 |
| 地址: | 韓國首爾紫谷洞樂***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暖 發熱 面板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暖用發熱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棒狀碳素發熱體(30),具有多個碳素發熱棒(32),以及,通過連接釘而結合于該碳素發熱棒(32)的兩端的連接導線(34);壓縮注塑成的所述泡沫材料(100),在四個角上形成有保留空間(105),供其它電線能夠連接于所述棒狀碳素發熱體(30)的連接導線(34),在上面形成有槽(101、102),該槽(101、102)具有與所述棒狀碳素發熱體(30)相同的形狀與深度,而供所述棒狀碳素發熱體(30)進行插入,并且,在所述泡沫材料(100)上安置棒狀碳素發熱體(30)之后,涂敷粘膠劑,并在上面粘接固定裝飾材料。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采暖用發熱面板。更詳細地,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形成有碳素棒狀發熱體的形狀的槽的難燃性泡沫材料板整齊地排列于所要設置的位置,從而,將卷曲的碳素棒狀發熱體插入上述槽,并在上面設置散熱固定膠帶及導熱板,從而,簡單地進行施工的采暖用發熱面板。
背景技術
通常,適用于各種建筑設施的采暖結構,是通過設置于地面的發熱管或電熱體在通電后發熱,隨后,熱量傳遞至導熱層及地面材料,從而,輻射至室內空氣的方式實現采暖。
在現有的采暖結構中,直接采用電熱線形態的發熱體,或者,面狀發熱體主要采用線狀發熱體形態的膜。
其中,利用電熱線形態的發熱體時,發生僅在設置有所述發熱體的周圍處產生局部的集中加熱的現象,導致采暖效率低,并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由此,在熱量集中的位置,因過熱而產生的火花,導致火災等無法預料的危險,在對現有的采暖結構進行長期使用時,因局部積累的濕氣,還可能發生發霉等滋生各種人體有害細菌的問題。
另外,當采用例如面狀發熱體或線狀發熱體等發熱膜時,即使很小的沖擊也能夠導致斷線,而無法進行長期使用,存在需要定期更換的不便。
作為解決上述問題所做的努力,在韓國公開專利公報第2007-54152號所公開的一種采暖用發熱板中,將電熱線排列于內部,并在所述電熱線的上、下部將硬度高且不易變質的鎂板形成為導熱層。
但對于上述構成,為了在上、下部的所述鎂板之間排列電熱線,需要投入許多時間、費用及努力,并且,即使在完成后,在產品的維護及替換作業中仍存在許多不便。
并且,為節省開支,存在使用例如聚苯乙烯泡沫的壓縮泡沫材料的情況,但在經過長期使用后,存在泡沫材料因物體荷重的擠壓等而發生收縮,無法保持水平的問題。
由此,需要研發一種制造方便,節約成本、維護及替換便利的發熱板。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人申請了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5-0109597 號“碳素發熱板”。
即,如圖1所示,碳素發熱板包括:上板(10);下板(20),與上板結合;及棒狀碳素發熱體(30),位于上板(10)及下板(20)之間。
所述上板(10)及下板(20)由包括導熱物質的碳素混合物構成。
所述碳素混合物具有線膨脹系數低的特點。所述線膨脹系數低是指對于溫度變化的尺寸變化小。即,碳素混合物在加熱至一定溫度后,能夠長時間地維持該溫度。基于碳素混合物的該特點,上板(10)在經過一次加熱后,能夠長時間地維持該熱度(溫度),由此,不需要通過棒狀碳素發熱體 (30)持續地消耗電量,僅間斷地消耗電量也能夠維持上板(10)的溫度,從而,降低耗電量。包括該碳素混合物的合成樹脂能夠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聚碳酸酯(PC)等合成樹脂與碳素混合物一同混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樸洪連,未經樸洪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29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鮮肉柜
- 下一篇:一種智慧型太陽能尾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