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腳掌護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2762.5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033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干天爵;王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3B17/00 | 分類號: | A43B17/00;A43B19/00;A61H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鄒飛艷,張苗 |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蕪***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腳掌 護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腳掌護具。
背景技術
人的腳在長時間運動或走路時腳掌受到磨損的情況不為少數,使受力處表皮和內層組織相對運動,組織液受壓進入與表皮的間隙之前形成水泡,對人的生活行走,運動訓練有著很大的影響。
因此,提供一種腳掌護具保護腳掌不受損害且可以提高行走的舒適性十分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腳掌護具,該腳掌護具在走路的時候對腳掌起到緩沖的作用既可以保護腳掌不受損害且可以提高行走的舒適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腳掌護具,該腳掌護具包括腳掌墊、棉套和緩沖架,其中,所述緩沖架包括多個間隔排列設置的拱形支撐架,所述拱形支撐架的兩端分別固接在所述腳掌墊的兩側,相鄰的所述拱形支撐架的頂端通過橫梁連接,并且,多個所述拱形支撐架與所述腳掌墊圍成的口徑自腳尖至腳跟的方向依次增加;所述棉套包裹在所述緩沖架外部且與所述腳掌墊形成護套,所述護套靠近腳跟的位置設有敞口;所述腳掌墊的表面設置有按摩粒,所述護套外壁上靠近所述敞口的位置沿周向方向設有一圈魔術貼鉤。
優選地,所述拱形支撐架包括第一緩沖套、第二緩沖套和支撐彎片,所述第一緩沖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腳掌墊上,另一端可伸縮的套接于所述支撐彎片的一端,所述第二緩沖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腳掌墊上,另一端可伸縮的套接于所述支撐彎片的另一端。
優選地,所述第一緩沖套內設置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緩沖套的底端,另一端固接于所述支撐彎片靠近所述第一緩沖套的一端。
優選地,所述第二緩沖套內設置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緩沖套的底端,另一端固接于所述支撐彎片靠近所述第二緩沖套的一端。
優選地,所述腳掌墊上沿腳掌的周向方向嵌設有固定片,所述第一緩沖套遠離所述支撐彎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片上,所述第二緩沖套遠離所述支撐彎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片上。
優選地,所述腳掌墊自所述護套敞口處至遠離所述腳趾的一端的厚度逐漸減少。
優選地,所述腳掌墊的一側沿所述腳掌墊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凸起。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緩沖架包括多個間隔排列設置的拱形支撐架,所述拱形支撐架的兩端分別固接在所述腳掌墊的兩側,相鄰的所述拱形支撐架的頂端通過橫梁連接,并且,多個所述拱形支撐架與所述腳掌墊圍成的口徑自腳尖至腳跟的方向依次增加;所述棉套包裹在所述緩沖架外部且與所述腳掌墊形成護套,所述護套靠近腳跟的位置設有敞口;所述腳掌墊的表面設置有按摩粒,所述護套外壁上靠近所述敞口的位置沿周向方向設有一圈魔術貼鉤。在穿鞋的時候將該腳掌護具放進鞋內腳掌前段,當走路時通過拱形支撐架可以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另外,護套可以避免支撐架對腳掌的損傷,再通過腳掌墊上設置按摩粒可以有效的按摩腳掌的穴位,達到活血按摩的作用,使人體行走非常的舒適,考慮到護套與鞋子的貼服問題,在護套外壁上靠近所述敞口的位置沿周向方向設有一圈魔術貼鉤,該魔術貼勾為魔術貼具有勾齒的一部分,方便將護套粘貼在鞋內壁。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腳掌護具的腳掌墊和緩沖架組合的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腳掌護具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腳掌護具的腳掌墊和緩沖架組合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腳掌護具的拱形支撐架的截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腳掌護具的腳掌墊和緩沖架組合的主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腳掌墊2橫梁
3拱形支撐架41支撐彎片
42第一緩沖套 43第二緩沖套
51第一彈簧 52第二彈簧
6按摩粒7棉套
8魔術貼鉤9固定片
11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師范大學,未經安徽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27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