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循環流動型熱傳導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2447.2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177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曹志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卓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韓燕燕,連圍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流動 熱傳導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熱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循環流動型熱傳導管。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電子設備朝微型化發展,對應的電子芯片的體積越來越小,在實現高度集成化的同時,其產生的大量熱量也成為一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常規的依靠散熱片來進行熱傳導的方式不適用于高熱流密度的散熱要求。
授權公告號為CN100349285C的一篇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電子器件冷卻的循環流動型脈動熱管,該裝置通過在加熱和冷卻之間設置粗直管、細直管以及連接兩者的彎管,并在三者形成密閉通道內加入工作液體,實現熱量隨工作液體經粗直管傳遞到冷卻處,在由冷卻處冷卻回到加熱處,實現循環傳遞的功能;但是該設備存在以下問題:大氣泡夾帶著短液塞沿粗通道向散熱段移動過程中,當移動到靠近散熱段時,短液塞下方的粗直通道的空間變大,加熱段產生的壓力隨著空間變大其對短液塞的推力下降,并且靠近散熱段時氣泡也逐漸變小,由于下方的壓力變小,自身氣泡又變小,短液塞難以順利完全達到散熱段;小氣泡夾帶著長液塞沿細通道向加熱段移動過程中,由于加熱段加熱產生的壓力不僅沿粗直通道向上釋放也會沿著細直管道向上釋放,當小氣泡夾帶著長液塞靠近加熱段時可以受壓力影響不能順利到達加熱段;進而較難實現流體的循環傳遞熱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克服了流體循環過程中短液塞無法順利到達散熱段,長夜塞無法順利達到加熱段進而無法較好地實現流體循環傳遞熱量的問題。
一種循環流動型熱傳導管,包括發熱部分、冷卻部分以及設置在發熱部分和冷卻部分之間的循環管路部分,所述循環管路部分用于將發熱部分產生的熱量傳遞到冷卻部分,該循環管路部分包括若干直管a、若干直管b、用于連接直管a和直管b端部的若干彎管以及用于連通直管a和直管b的導管部分;所述直管a、直管b、彎管以及導管部分組合形成密閉管路,密閉管路內填充入20%~40%的流體。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導管部分包括一端與直管b的中下部連通的主管以及一端與主管的端部連通另一端與直管a的中部位置連通的若干支管,所述支管沿直管a的長度方向設置。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直管a的長度設置為4cm~5cm,內徑設置為3mm~4mm。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直管b的長度與直管a相同,該直管b的內徑設置為1.5mm~2mm。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彎管的中心位置靠直管a的一側內徑等于直管a的內徑,其中心位置靠直管b的一側內徑等于直管b的內徑。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支管內均設置有閥門,且當其中一個閥門打開時其余閥門處于關閉狀態。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閥門設置為電控閥,所述發熱部分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閥門信號連接,用于控制閥門的打開或關閉。
作為又一種優選,所述直管a和直管b沿豎直方向上平行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內徑較大的直管a和內徑較小的直管b以及連接兩者的彎管形成密閉管路,實現了流體沿著密閉管路在發熱部分和冷卻部分之間循環流動,將發熱部分的熱量不間斷傳遞到冷卻部分,并通過在直管a和直管b之間設置導管部分,實現將直管b內阻礙長液塞下降至發熱部分的壓力分散至直管a內,助力短液塞順利到達冷卻部分,一舉兩得較好地實現流體在發熱部分和冷卻部分之間的順暢循環。
(2)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將導管部分分為主管和三個支管,設置支管連通直管a的上下不同位置,并且通過設置閥門和溫度傳感器實現了可以根據發熱部分的溫度情況來控制哪個支管接通,溫度較高時接通最上端的支管,溫度較低時接通最下端的支管,更好地保證大氣泡夾帶著的短液塞能順利上升至冷卻部分。
綜上所述,該設備具有結構簡單,散熱效率高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循環流動型熱傳導管的部分剖切示意圖。
圖2為循環流動型熱傳導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循環管路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循環管路部分的剖切示意圖。
圖5為導管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卓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卓晶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24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