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掘進機承重輪的注油潤滑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1205.1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921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乾昱;郭晨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盧宏,鄭俊超 |
| 地址: | 41200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掘進機 承重 注油 潤滑 系統 | ||
1.一種掘進機承重輪的注油潤滑系統,包括在承重輪(2)上、與輪軸(20)的配合面位置處設置的油倉(9),以及在承重輪(2)的兩個端面、與輪軸(20)裝配位置處設置的兩個浮動密封結構(7),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行走履帶架(1)上開設的注油通道(21)、在承重輪(2)輪軸(20)內開設有第一進油通道(22)、與第一進油通道(22)連通的迂回油路,所述迂回油路分別與油倉(9)及浮動密封結構(7)連通;
所述注油通道(21)的進口高于承重輪(2)中心線,所述第一進油通道(22)的進油口與注油通道(21)的出口密封對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掘進機承重輪的注油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油路包括與第一進油通道(22)垂直的第二進油通道(23)、在第二進油通道(23)上分叉連接且間隔設置的第三進油通道(24)、第四進油通道(25)和第五進油通道(27);
所述第三進油通道(24)與靠近第一進油通道(22)的浮動密封結構(7)連通,所述第五進油通道(26)與遠離第一進油通道(22)的浮動密封結構(7)連通;
所述第四進油通道(25)與油倉(9)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掘進機承重輪的注油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進油通道(23)與第五進油通道(26)的交叉處連接有溢流通道(27),該溢流通道(27)同時與第二進油通道(23)和第五進油通道(26)連通;
在行走履帶架(1)上開設有出油通道(28),所述溢流通道(27)的出油口與出油通道(28)密封對接,所述出油通道(28)的出口高于承重輪(2)中心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掘進機承重輪的注油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28)的出口距離承重輪(2)中心的垂直高度為83~103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掘進機承重輪的注油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28)的出口距離承重輪(2)中心的垂直高度為93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掘進機承重輪的注油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通道(21)的進口距離承重輪(2)中心的垂直高度為118~138m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掘進機承重輪的注油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通道(21)的進口距離承重輪(2)中心的垂直高度為128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掘進機承重輪的注油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通道(21)的進口設有端蓋(4)和油杯(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未經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120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