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窯爐的熱回收風道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1199.X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703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譚映山;胡衛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中窯窯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F23L1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羅曉聰 |
| 地址: | 528226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回收 風道 系統 | ||
1.一種用于窯爐的熱回收風道系統,沿窯道生產方向依次設置有預熱區(1)、燒成區(2)和冷卻區(3),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熱區(1)包括有抽煙主管(11)和至少一級抽煙風機(12),所述抽煙主管(11)分別與預熱區(1)窯道和抽煙風機(12)相連接,其中,所述抽煙主管(11)與預熱區(1)窯道之間設置多條抽煙支管相連接;所述燒成區(2)包括有助燃風主管(21)、多組助燃風支管(22),以及與每組助燃風支管(22)相連接的至少一個上助燃風支管(23)和至少一個下助燃風支管(24),其中,多組助燃風支管(22)均與助燃風主管(21)相連接;上助燃風支管(23)和下助燃風支管(24)均與燒成區(2)窯道相連接;所述冷卻區(3)包括有抽熱風管(31)、第一助燃支管(32)、第二助燃支管(33)、前冷進風管(34)和尾冷進風管(35),其中,所述抽熱風管(31)設置有多條與冷卻區(3)窯道相連接的抽熱支管;所述第一助燃支管(32)和前冷進風管(34)設置于冷卻區(3)前端且前冷進風管(34)位于第一助燃支管(32)上游,第二助燃支管(33)和尾冷進風管(35)設置于冷卻區(3)尾端且尾冷進風管(35)位于第二助燃支管(33)上游,其中,所述第一助燃支管(32)和第二助燃支管(33)均與冷卻區(3)窯道相連接;所述抽熱風管(31)、第一助燃支管(32)和第二助燃支管(33)均與助燃風主管(21)進風口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窯爐的熱回收風道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兩個上助燃風支管(23)和兩個下助燃風支管(24),其中,所述兩組上助燃風支管(23)和兩組下助燃風支管(24)分別與燒成區(2)窯道內的上下方位上預設有的噴槍相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窯爐的熱回收風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燒成區(2)還包括有多組相反饋控制調節的氧化鋯分析儀(25)和伺服電動閥(26),其中,所述氧化鋯分析儀(25)的檢測探頭設置于窯道內,每個所述伺服電動閥設置于助燃風支管(22)與助燃風主管(21)相連接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窯爐的熱回收風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區(3)還設置有兩組抽熱風機(311)、兩組冷卻風機(351)、一級助燃風機(332)和二級助燃風機(331),其中,所述兩組抽熱風機(311)的進風口分別與抽熱風管(31)兩端的出風口相配合;兩組冷卻風機(351)出風口分別與尾冷進風管(35)和前冷進風管(34)進風口相配合;所述二級助燃風機(331)進風口與第二助燃支管(33)出風口相配合;所述一級助燃風機(332)進風口分別與抽熱風管(31)、第一助燃支管(32)和第二助燃支管(33)相連接且一級助燃風機(332)出風口與助燃風主管(21)進風口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窯爐的熱回收風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熱管道、第一助燃支管(32)、第二助燃支管(33)、前冷進風管(34)和尾冷進風管(35)的出風口和進風口均設置有控制開度的電磁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中窯窯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中窯窯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119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強度沉降室內筒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爐窯的熱回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