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0619.2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993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范志功;孔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范志功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9000 河南省焦***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地 污水處理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境整治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生活污水大都直接排放入污水管道,通過污水管道,排入江、河、湖、海。有的地方將污水輸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作為中水重復使用,或排入江、河、湖、海。近來有些生活小區設有化糞池,將污水通過化糞池滲入地下,以此方式處理污水。上述污水處理的方式有諸多缺點: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江、河、湖、海,直接造成水污染。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重復利用污水,或處理后排放污水的方式,固然比直接排放好,但污水處理成本很高,處理過程中要使用大量化學劑,化學劑亦會造成水的二次污染。另外,為使中水從污水處理廠循環回生活小區、辦公樓、酒店等設施,需要鋪設較長的管線,成本很高。同時在生活污水中或多或少的存在有一般沉淀池處理不掉的重金屬和微生物,重金屬會沉淀造成堵塞,而微生物會導致化學類凈化設備的使用效果減弱。鑒于以上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將其進一步改進,使其更具備實用性,才能符合實際使用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重金屬會沉淀造成堵塞,而微生物會導致化學類凈化設備的使用效果減弱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包括泄氣池、疏通管、生物菌疏導管、導流管、出水口、生物菌凈化管和廢渣區,所述泄氣池的右端安裝有消毒箱,所述疏通管的上端固定有消 毒箱,所述生物菌疏導管的兩端連接有消毒箱,所述導流管的上方固定安裝有導流器,所述出水口通過導出管與循環管相互連通,所述導出管和循環管的中間設置有閥門,所述生物菌凈化管的下方固定有循環管,所述廢渣區的左端連接有生物菌疏導管。
優選的,所述生物菌疏導管和生物菌凈化管彼此交錯排列。
優選的,所述導流器包括有過濾網、重金屬吸附塊和升降軸,且重金屬吸附塊沿過濾網的外徑分布方向均勻分布。
優選的,所述閥門的可移動行程與循環管所形成的路徑寬度一致。
優選的,所述循環管為回字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在管道入口處設置有過濾網和重金屬吸附塊,可在污水還未進入設備內部的時候就可將大部分固體物質或者是難以凈化處理的物理物質過濾在導流管外部,不使其進入管體內部,對污水處理過程造成阻礙,加快了污水處理過程,增加了污水處理效率,且設置有生物菌凈化管和生物菌疏導管可通過吞噬污水中攜帶的有害菌種為生物菌提供營養,為生物菌提供了自給自足的渠道,無需頻繁的人工維護,因此,減少了污水處理池的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導流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1、泄氣池,2、消毒箱,3、疏通管,4、生物菌疏導管,5、導流管,6、導流器,601、過濾網,602、重金屬吸附塊,603、升降軸,7、出水口,8、導出管,9、閥門,10、循環管,11、生物菌凈化管,12、廢渣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 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包括泄氣池1、疏通管3、生物菌疏導管4、導流管5、出水口7、生物菌凈化管11和廢渣區12,泄氣池1的右端安裝有消毒箱2,疏通管3的上端固定有消毒箱2,生物菌疏導管4的兩端連接有消毒箱2,生物菌疏導管4和生物菌凈化管11彼此交錯排列,兩種管道相互作用,可同時進行生物菌的輸送和生物菌凈化兩種功能,工作效率更高,導流管5的上方固定安裝有導流器6,導流器6包括有過濾網601、重金屬吸附塊602和升降軸603,且重金屬吸附塊602沿過濾網601的外徑分布方向均勻分布,分布均勻,可作用范圍更廣,無遺漏,出水口7通過導出管8與循環管10相互連通,導出管8和循環管10的中間設置有閥門9,循環管10為回字型,可進行循環輸送污水,生物菌凈化管11的下方固定有循環管10,廢渣區12的左端連接有生物菌疏導管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范志功,未經范志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061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