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效壓縮空氣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20459.1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493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慶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星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6/00 | 分類號: | 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神州眾達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44251 | 代理人: | 劉漢民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壓縮空氣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縮空氣處理設備領域,尤指一種高效壓縮空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壓縮空氣經常被作為一種能源和動力來使用,這是因為壓縮空氣安全、流通靈活,而且能簡單地獲取。但是經壓縮后排出的空氣會混有水蒸氣、垃圾、油霧、廢氣等有害物質,如直接進入使用壓縮空氣的系統內,會引起系統癱瘓,降低系統的運行效率,從而影響了正常的生產過程,增加生產運行成本。
為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在壓縮空氣進入系統前都需要進行相應的過濾處理。壓縮空氣處理裝置是常用的過濾裝置,其原理是壓縮氣體進入過濾裝置內,經過濾網將空氣中的水、油、鐵銹以及其它雜質徹底的過濾掉。但是僅經過一次過濾只能除去壓縮空氣中除大部分的雜質,殘留在壓縮空氣中的雜質進入系統后仍然會對系統產生影響,因此需要設置多臺過濾裝置已達到除去所有雜質的目的,但采用多級過濾裝置無疑會占用更大的空間,不適合有裝配空間要求的場合,同時也會相應地提供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體積小,可有效對壓縮空氣中的雜質進行過濾去除,且使用成本低的高效壓縮空氣處理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效壓縮空氣處理裝置,包括閥芯、分別固定設置在閥芯上下端的第一濾殼、第二濾殼、設置在閥芯側面的進氣口、出氣口,其中第一濾殼內設有第一濾芯、第二濾芯并固定設置在閥芯的下端,第二濾芯套接在第一濾芯的表面并固定貼合在第一濾殼的內壁,所述第二濾殼內設有第三濾芯、集氣管,所述第三濾芯固定設置在閥芯的上端并經過閥芯與第二濾芯連通,所述閥芯設有分別與進氣口、出氣口連通的進氣管道、出氣管道,所述第一濾芯與進氣管道連通,所述集氣管道的一端與出氣管道連通,另一端懸空在第二濾殼內。
具體地,所述第一濾殼內的底端設有自動排水閥,自動排水閥的排水口延伸至第一濾殼外;第一濾殼底端外設有與第一濾殼內部連通的手動排水閥。
具體地,所述第一濾殼、第二濾殼與閥芯間通過螺紋連接,且在連接處設置有墊圈。
具體地,還包括分別與第一濾芯、第二濾芯、第三濾芯對應連通的壓力表,壓力表固定設置在閥芯表面,所述壓力表為板式壓力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閥芯兩端設置第一濾殼、第二濾殼,并分別在第一濾殼內設置第一濾芯、第二濾芯,在第三濾殼內設置第三濾芯,壓縮空氣經由閥芯側面的進氣口進入第一濾殼依序通過第一、第二濾芯的過濾,再經閥芯進入第三濾殼內通過第三濾芯進行過濾,集三級過濾于一身,可有效將壓縮空氣中的雜質去除,且免去采用多個過濾裝置,大大節省了使用的空間和使用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是圖1的A-A剖面圖。
圖3 是圖1的仰視圖。
附圖標號說明:1-閥芯;11-進氣口;12-出氣口;13-進氣管道;14-出氣管道;2-第一濾殼;21-第一濾芯;22-第二濾芯;23-壓緊塊;24-鎖緊螺母;3-第二濾殼;31-第三濾芯;32-集氣管;41-自動排水閥;42-手動排水閥;5-壓力表;7-防漏墊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請參閱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高效壓縮空氣處理裝置,包括閥芯1、固定設置在閥芯1兩端的第一濾殼2、第二濾殼3。
其中第一濾殼2內設有第一濾芯21、第二濾芯22并固定設置在閥芯1的下端,第二濾芯22套接在第一濾芯21的表面并固定貼合在第一濾殼2的內壁,其中在第二濾芯22的下端設有壓緊塊23,同時在第一濾芯21的下端套接有鎖緊螺母24并通過鎖緊螺母24頂緊壓緊塊23固定第二濾芯22,使第一濾芯21、第二濾芯22裝配為一體,第一濾殼2通過螺紋連接方式與閥芯1的下端固定連接,并在連接處設置有防漏墊圈7。
所述第二濾殼3內設有第三濾芯31、集氣管32,第三濾芯31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嵌裝在閥芯1上端并經過閥芯1與第二濾芯22連通,第二濾殼3通過通過螺紋連接方式與閥芯1的上端固定連接,并在連接處設置有防漏墊圈7。
閥芯1側面分別進氣口11、出氣口12,閥芯1內設有分別與進氣口11、出氣口12連通的進氣管道13、出氣管道14,第一濾芯21與進氣管13道連通,第二濾殼3內集氣管道32的一端與出氣管道14連通,另一端懸空在第二濾殼3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星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星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204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