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腫瘤樣本吸引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19116.3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066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胡學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2 | 分類號: | A61B10/02;A61M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61216 | 代理人: | 李婷,張明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腫瘤 樣本 吸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腫瘤樣本吸引管,可以在手術過程中提取腫瘤樣本、軟組織樣本等。
背景技術
在臨床手術中,吸引管用于吸除手術中出血、滲出物、膿液、胸腔臟器中的內容物,使手術清楚,減少污染機會。外科手術中的清除積血或積液、臨床急救中的吸痰,婦科手術的人工流產等,都離不開吸引管。
吸引管是臨床各科常用必備的搶救儀器,在手術室使用更是頻繁。有時需要對一些吸出物如腫瘤、軟組織等進行化驗分析時,由于吸引管在負壓裝置的作用下,將各類混合物全部吸取到負壓裝置的收集腔中,因此需要采集樣本時,只能在負壓裝置收集的各類混合物種進行提取,不僅容易出錯,而且這個過程非常麻煩。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腫瘤樣本吸引管,可在手術過程中進行負壓吸取腫瘤、組織物時,將需要的樣本留在吸引管中,便于后續的分離、化驗過程。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腫瘤樣本吸引管,包括管體,管體前端設置有吸引端頭,管體后端設置有負壓接口;所述的管體側面開設有缺口,缺口上連接有一個收集倉;所述的缺口中設置有長度小于缺口的支板,支板的一端通過轉軸設置有封堵板,封堵板與收集倉的內側壁之間設置有彈線,支板的另一端與收集倉的內側壁之間設置有過濾網;所述的管體上設置有至少一個調節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管體的中部有一段3~5cm的凸起,凸起的表面為平面,所述的調節孔位于凸起上,調節孔與管體內部連通,調節孔的孔徑小于0.5cm。
進一步地,所述的支板與管體內壁之間設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設置有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收集倉的下部設置有可打開的倉底蓋。
進一步地,所述的管體內部設置有橫截面為圓弧形的導流板,導流板的兩端設置有端板,在其中的一個端板上設置有補氣孔;所述的導流板的邊緣與凸起的內邊緣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1.本實用新型在保留吸引管原有功能的基礎上,設置了收集倉結構,可以根據實際手術需要選擇性地收集腫瘤、組織樣本等,避免對吸出物的二次分離,使樣本化驗操作更加方便、省時;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為醫生提供了一種良好的輔助工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剖視示意圖;
圖3為限位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封堵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導流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代表:1—管體,2—吸引端頭,3—凸起,4—負壓接口,5—調節孔,6—收集倉,7—倉底蓋,8—支板,9—轉軸,10—封堵板,11—彈線,12—限位板,13—通孔,14—導流板,15—端板,16—過濾網,17—補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腫瘤樣本吸引管,包括管體1,管體1前端設置有吸引端頭2,管體1后端設置有負壓接口4;所述的管體1側面開設有缺口,缺口上連接有一個收集倉6;所述的缺口中設置有長度小于缺口的支板8,支板8的一端通過轉軸9設置有封堵板10,封堵板10與收集倉6的內側壁之間設置有彈線11,支板8的另一端與收集倉6的內側壁之間設置有過濾網16;所述的管體1上設置有至少一個調節孔5。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與現有的吸引管相同,均包括一根空心圓柱形的管體1,以及設置在管體1前端的吸引端頭2、管體1后端的負壓接口4。其中,吸引端頭2的外形為鈍圓形結構,不容易對人體組織造成損傷;負壓接口4為圓錐臺形結構,可以和負壓吸引管連接更加牢固。
本方案中為了收集腫瘤、組織物等樣本,設置了收集倉6結構,如圖2所示。收集倉6可以為矩形、圓柱形等結構,具體的安裝方式是,在管體1側面開設一段缺口,將收集倉6的上端邊緣與缺口的邊緣連接。
缺口內有一段支板8,支板8在管體1軸向上的長度小于缺口的長度,支板8蓋住了缺口中間的部分,這樣在支板8的兩側就留下了兩個孔,這兩個孔使收集倉6與管體1內部連通。支板8一側的孔上通過轉軸9安裝了一個可以旋轉的封堵板10,另一側有過濾網16。在自然狀態下,由于彈線11的作用,使得封堵板10貼著管體1的側壁,并與管體1的軸向之間有小于15°的傾角,這樣封堵板10不會影響管體1內部軸向上的通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1911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