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量快速自動檢測潤滑脂滴點測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17715.1 | 申請日: | 2017-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098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景;劉德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景頤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5/04 | 分類號: | G01N2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7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量 快速 自動檢測 潤滑脂 滴點 測試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產品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電微量快速自動檢測潤滑脂滴點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滴點是指潤滑脂受熱溶化開始滴落的最低溫度,是潤滑脂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潤滑脂耐溫性能指標。滴點可以確定潤滑脂使用時允許的最高溫度。一般來講,潤滑脂應在低于滴點20-30℃溫度下工作。根據測定的滴點再配合外觀指標鑒別,大致可以判斷潤滑脂的品種。
在傳統的潤滑脂滴點測試時,一般采用的油浴恒溫,當在判別終點時,還需人工觀察到油樣滴點的瞬間,然后應立即觀察溫度計此時此刻的溫度,再者,由于傳統的滴點儀器測試時需要的油樣也較多,使得在測試時會產生大量的煙,所以,傳統的潤滑脂滴點測試存在幾點不足:加溫速度慢、人工誤差對測試結果影響大、不帶制冷裝置控溫效果不好。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微量快速自動檢測潤滑脂滴點測試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微量快速自動檢測潤滑脂滴點測試裝置,油杯置于加熱杯內,加熱杯固定于底部的固定板,加熱杯底部安裝溫度傳感器;
加熱杯下方安裝光源座,聚光片安裝于光源座底部的抽屜;
光源座兩側對稱各設置一個聚光孔,兩個聚光孔的軸線呈90°夾角,每個聚光孔內安裝一個光電管;
加熱管纏繞在加熱杯外壁,加熱管外側安裝內管,內管外側安裝外管,外管和內管之間留有冷卻間隙,外管側方安裝風機;
單片機安裝于殼體,單片機與溫度傳感器、風機、加熱管、光電管連接,油杯外側安裝油杯套,油杯套外安裝保護套,平板設置于保護套上方,蓋板通過圓桿鉸鏈接安裝于平板上方。
進一步,所述內管和外管上設置有貫穿管壁的通風孔。
進一步,所述風機安裝于位于外管側方的后擋板上。
進一步,內管的長度大于加熱杯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具有升溫速度快的特點,且內部配有快速冷卻裝置,實現終點自動判別功能,使潤滑脂滴點測試變得更加精確、簡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電微量快速自動檢測潤滑脂滴點測試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電微量快速自動檢測潤滑脂滴點測試裝置的剖視圖;
圖中:1、后擋板;2、殼體;3、風機;4、圓桿;5、蓋板;6、平板;7、油杯;8、保護套;9、油杯套;10、外管;11、加熱杯;12、加熱管;13、溫度傳感器;14、固定板;15、內管;16、光電管;17、光源座;18、聚光片;19、抽屜。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詳細的描述。
一種光電微量快速自動檢測潤滑脂滴點測試裝置,油杯7置于加熱杯11內,加熱杯11固定于底部的固定板14,加熱杯11底部安裝溫度傳感器13;
加熱杯11下方安裝光源座17,聚光片18安裝于光源座17底部的抽屜19;
光源座17兩側對稱各設置一個聚光孔,兩個聚光孔的軸線呈90°夾角,每個聚光孔內安裝一個光電管16,90°的夾角使光電管16能實時接收光電信號,方便光電信號的傳送。為讓光電傳感器能快速實時的接收光電信號,聚光片選擇不吸光耐高溫的材料,選擇鏡面不銹鋼材料作為聚光片,為考濾操作人員操作方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聚光片的結構安裝采用抽拉式的安裝,當每次進行下次試驗時,需要把聚光片抽出來,進行擦洗。操作簡單方便。
加熱管12纏繞在加熱杯11外壁,加熱管12外側安裝內管15,內管15外側安裝外管10,外管10和內管15之間留有冷卻間隙,外管10側方安裝風機3;
單片機安裝于殼體2,單片機與溫度傳感器13、風機3、加熱管12、光電管16連接,油杯7外側安裝油杯套9,油杯套9外安裝保護套8,平板6設置于保護套9上方,蓋板5通過圓桿4鉸鏈接安裝于平板6上方。
蓋上蓋板5,可防止脂杯的溫度向儀器外面擴散,同時因為是加熱潤滑脂,在高溫是會有一定量的煙霧,所以蓋板5也可以防止煙霧的擴散,同時也起到美觀的效果。
所述內管15和外管10上設置有貫穿管壁的通風孔。
所述風機3安裝于位于外管10側方的后擋板1上。
內管15的長度大于加熱杯11的長度,內管的長度之所以比加熱杯的長度長,是因可能達到在什溫的時候可以有隔熱的效果,在需要風冷降溫的時候,可做風的導向作用,達到快速降溫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景頤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景頤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177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線圈盤及電磁烹飪設備
- 下一篇:一種創新型生料帶塑芯





